政府挺基因改造科技 農委會:非食用項目優先

農委會稱至今未允許任何作物改造基因,但對不肖業者無法可罰。(示意圖東森新聞提供)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義美食品8日以總經理高志名義官方臉書發文,砲轟行政院推動「基改作物種植」政策錯誤,更拜託「產官學宅鄉」助拳,短短兩日已有上萬人按贊,在羣衆目光關注下,基改議題也連續3日攻佔各媒體版面,逼得農委會昨(9)日出面迴應,強調至今未覈准任何基因改造作物在國內種植,即使要支持基因改造科技發展,也會以非食用項目優先

農委會表示,當下修訂農業基因改造科技相關法規大前提必須是「確保國民健康及不影響環境生態安全」,另外,依法目前所有基因改造作物都必須先通過生物安全評估,才能取得種植許可,但至今未有任何基因改造作物通過審覈。

農委會進一步說明,依照現行植物品種種苗法、漁業法畜牧法飼料管理法、農藥管理法、動物藥品管理法及肥料管理法子法規,雖然都有基因改造相關管理規範,但仍有不足之處。

舉例來說,生產者若擅自種植基因改造作物,目前政府雖可依法清除,卻無相關罰則,因此農委會正參考日、歐、美、澳等先進國家規範,希望修正法規、填補現行管理缺口,在照顧產業之餘,也替民衆把關。

針對農業基因改造科技發展,農委會也承諾,將優先選擇危害生態環境風險小、非食用用途的基因改造產品,像是花卉螢光觀賞魚、動物用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