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債務餘額暴增195倍”折射監管漏洞

原標題:“政府債務餘額暴增195倍”折射監管漏洞

據電視專題片《決不姑息——貴州正風肅紀反腐》日前披露,曾任黔東南州劍河縣縣委書記的王勇志不切實際、不顧財力、不計後果的搞政績,全憑個人意志,以融資貸款方式,盲目鋪攤子、上項目,任職前後劍河縣政府性債務餘額暴增195倍。(1月21日 澎湃新聞網)

專題片披露,在任期間,王勇志大力推進的一些項目,有的是在未進行科學性論證,缺乏市場調研、資金全靠融資貸款的情況下進行。比如王勇志主導並負責總指揮實施某溫泉項目,最初計劃投資約9億元,後不斷追加到13億元,2017年建成運營後,產生的收益還不夠支付每年高達5000多萬元的銀行貸款利息,連續多年處於嚴重虧損狀態。某文化創意園木屋、某會展中心等項目,均存在先施工、後補程序、隨意增加投資等問題。

王勇志爲了個人升遷,大肆舉債搞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既勞民傷財,浪費了資源,又影響經濟社會發展,也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威信。羣衆不買賬、幹部有意見,但爲何卻能一路綠燈,順利推進?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監管存在漏洞。監管“牛欄關貓”,自然給了一些官員爲所欲爲的機會,讓王勇志這樣的官員可以肆無忌憚地大肆舉債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郡縣治,天下安。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啓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縣委書記,作爲一個縣的“一把手”,權力集中、責任重大、崗位重要,加強其監督非常重要。但確實也存在監督難點,難就難在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監督管理虛化、弱化,這必須引起各級黨組織的高度重視。

“一把手”是黨政班子的班長,也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領頭雁。好的“一把手”能真正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但“一把手”出問題也危害甚大,容易產生催化、連鎖反應,嚴重損害所在地區和部門的政治生態,嚴重損害人民羣衆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王勇志盲目舉債鋪攤子,任職前後政府債務餘額暴增195倍,也警示我們,必須查漏補缺,通過改革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不斷把制度籠子織密織牢,全方位加強黨內監督,不給王勇志這樣的官員以機會。(江武)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