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極材料出貨“量價齊跌” 長遠鋰科2023年業績預虧

每經記者:孔澤思 每經編輯:楊夏

1月19日晚間,長遠鋰科(SH688779,股價5.99元,市值115.6億元)發佈了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潤將虧損1.1億元到1.5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1.8億元到2.2億元,同比將由盈轉虧。

2022年盈利近15億

相比2022年14.89億元的歸母淨利潤,長遠鋰科預計的2023年業績可謂慘淡。

2023年前三季度,長遠鋰科業績下滑,淨利潤幾乎“腳踝斬”,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下降到了 83.65 億元和7223.6萬元,同比分別下降34%和94%。而從全年業績來看,根據業績預告推算,2023年四季度長遠鋰科虧損頗多,單季度至少虧損了1.8億元。

在公告中,長遠鋰科總結了幾點原因,包括受2023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下游企業去庫存的影響,公司產品銷量同比下降;公司投產項目的增加,相應折舊費用導致單位成本上漲;疊加存貨跌價影響,利潤下降。

另外,2023年,鋰電池領域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作爲主營三元正極材料的公司,長遠鋰科產品出貨價格也受到影響。Wind(萬得)數據顯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和三元正極材料分別由2023年年初的約16萬元/噸、32萬元/噸,下滑到了年末的約4萬元/噸、10萬元/噸,年末價格低於年初的三分之一。

新產能還在持續投入

在正極材料“量價齊跌”之時,長遠鋰科的新產能還在持續投入。公司在2023年5月回覆投資者互動時表示,公司現有及在建的三元正極產能約12萬噸,其中麓谷基地1萬噸,銅官基地3萬噸,高新基地8萬噸,三元正極產能逐步爬坡。

2023年5月17日,長遠鋰科又公佈了百億級別的投資計劃,擬投資100億元,在福建省福清市建設高性能鋰電池材料綜合產業基地項目,主要爲三元正極材料(配套三元前驅體生產線)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不過公告中除了金額和項目,計劃時間等信息一概沒有披露。公司也表示此爲意向性協議,具體事項需雙方另行簽訂投資合同,若項目具體事項遇到宏觀經濟、市場環境、政府政策變化、公司決策審批程序等不可預計或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項目可能存在順延、變更、中止或者終止的風險。

如今時隔半年以上,該項目最新進度如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並未找到更多披露的信息。

再往前看,2021年公司在科創板上市時,計劃將19.18億元投入“車用鋰電池正極材料擴產一期項目”。截至2023年6月末,該項目的投入進度僅爲72.42%,已較原計劃延期。

另外,公司還在2022年發行可轉債投入“車用鋰電池正極材料擴產二期項目”和“年產6萬噸磷酸鐵鋰項目”建設。截至2023年6月末,兩個項目投入進度分別爲62.4%和49.67%,後者也未達到計劃進度。

長遠鋰科也在此前公告中提醒,上述項目達產達效後,公司的正極材料產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如果未來市場發展未能達到公司預期、市場環境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或者公司市場開拓未能達到預期等,導致新增的產能無法完全消化,公司將無法按照既定計劃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從而面臨擴產後產能利用率下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