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釋放重磅利好,市場人士熱議切實提振A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崔文靜 北京報道1月22日國常會部署資本市場後,包括證監會在內的多個部委相繼釋放利好消息,股市也持續回暖。

在受訪人士看來,股市的回升得益於系列資本市場利好聲音下市場預期的提升。比如,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1月24日表示將建設以投資者爲本的資本市場;讓欺詐發行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者“傾家蕩產、牢底坐穿”後,A股迎來V型反彈。

對於後續股價走勢,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認爲,當前市場主要寬基指數已出現明顯超調。往後看,最重要的仍是堅持改革的方向,持續加強融資端與投資端動態平衡發展。在短期超跌後,隨着政策效果陸續釋放,市場本身會不斷好轉,時間在多頭一方。

穩市場效果初顯?

穩市場、穩信心——無論是國常會,證監會黨委擴大會議,還是王建軍接受媒體採訪的發聲中,都被重點提及。

爲了穩住市場和信心,自2023年7月底以來,證監會等監管部門誠意滿滿,包括階段性收緊IPO和再融資節奏、調整融資融券業務保證金比例、從嚴規範股份減持、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健全上市公司分紅、回購和股東增持機制、減半徵收印花稅、國有保險機構長週期考覈、調降保險資金權益投資風險因子等在內的立體化資本市場利好措施相繼出臺。

然而,股市卻起起伏伏、反覆磨底,這其中主要原因何在?又當如何突破?

在受訪人士看來,2023年前三個季度上市公司的企業盈利增速低於預期是關鍵所在。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告訴記者,當前最爲重要的是打破資金與價格的負反饋,從成交來看,2023年四季度以來兩市成交遲遲沒有放量,北上資金單月持續淨流出,市場陷入了流動性的收緊——資產價格下跌——流動性進一步收緊的循環。可以考慮進一步釋放政策空間,通過政策干預來打破這種資金與價格的負反饋效應,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爲,推動市場好轉的關鍵在於經濟預期的企穩,需要在地產領域、基建領域予以更大的政策支持,或者在擴大消費領域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只有經濟和企業盈利預期企穩,A股纔會出現根本性好轉。

謝亞軒進一步指出,當前要想在基本面還未明顯改善的背景下扭轉市場下跌趨勢,只能依靠投放政策性資金來對衝市場資金的流出趨勢。具體來看,可以從兩方面出發:

一方面,推出平準基金,類似於2015年央行給證金公司提供無限流動性支持。爲避免救市道德風險,建議承諾買入的標的爲一攬子流動性較大的ETF,如滬深300、創業板指、科創50、上證50ETF、中證500、中證1000。

另一方面,國有股東(例如匯金、國資委、國有投資資本公司)推出大規模的回購或增持計劃,以大量的邊際增量資金的預期來改變當前資金供求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自1月22日國常會部署資本市場後,本呈下降態勢的A股迎來連續上漲,個股整體翻紅。從滬指來看,其1月22日收盤時尚爲2756.34點,1月24日收盤已經收復2800點;上證指數也在1月24日收盤達到2820.77點,單日上漲1.80%。

業內人士認爲,隨着後續一系列利好政策,尤其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建設以投資者爲本的資本市場等相關具體利好措施的出臺,股市將逐步企穩回升。

與此同時,相關人士建議保持利好政策推出的大力度與連貫性,比如,推出萬億級平準基金、實施更大量級的財政金融政策支持、推動一攬子產業扶持政策、對於重大違法違規行爲“首惡”罰到“傾家蕩產”等。

從1月24日多個政府部門的發聲來看,利好政策已經逐步開出。

比如,王建軍明確表示,對於欺詐發行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行爲,堅決重拳打擊,讓其“傾家蕩產、牢底坐穿”。對參與造假的中介機構一體追責,讓其痛到不敢再爲。

再比如,國務院國資委表示將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央國企主要管理者對股價變動“不敏感”,是諸多業內人士認爲抑制央國企股價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比如,央行1月24日收盤後官宣將於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流動性1萬億元。多隻港股科技互聯網個股隨之大幅上漲。

上市公司“提質”關鍵

政策利好能夠達到短期救市目的,股價的長期企穩則需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的穩步提升。

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亦是國常會和證監會反覆提及之處。怎樣真正做到“提質”?

從王建軍1月24日的發聲中,可以窺見一些措施。

首先,突出投資者回報。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質量評價標準,突出回報要求,大力推進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註銷、加大分紅等方式,更好回報投資者。

其次,完善退出機制,加速優勝劣汰。支持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市場化併購重組,激發經營活力。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對重大違法和沒有投資價值的公司“應退盡退”,加速優勝劣汰。

再者,倒逼保薦機構保薦質量高的企業上市。健全保薦機構評價機制,突出對其保薦公司的質量考覈特別是對投資者回報的考覈,不能把沒有長期回報的公司帶到市場上來。

與此同時,引導投資機構重視投資者財富管理需求。完善基金產品註冊、投研能力評價等制度安排,引導投資機構轉變“重銷售輕服務”的觀念,增強專業管理能力,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

此外,健全資本市場防假打假制度機制,保持“零容忍”高壓態勢。對於欺詐發行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行爲,堅決重拳打擊,讓其“傾家蕩產、牢底坐穿”。對參與造假的中介機構一體追責,讓其痛到不敢再爲。

針對上述部分措施如何實質性落地,一些受訪人士給出了更爲具體的建議。

比如,完善退出機制方面,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建議加強對上市公司退市前的信息披露監管,充分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嚴格執行退市,提高上市公司總體質量。

除上述措施外,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與投資價值方面,受訪人士提出更多針對性建議。

比如,李奇霖從上市公司自身角度給出三點建議:第一,鼓勵、支持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體系效能提升等方面不斷實現新突破,補齊產業鏈“卡脖子”短板及薄弱環節,更高效地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二,鼓勵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提升閒置資金利用效率,提升淨資產收益率。第三,優化組織機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應動態調整決策機制,使內部結構科學合理運行。

再比如,燕翔建議加快產業升級,提高企業綜合實力。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促進技術創新和轉化應用,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壯大優質企業羣體,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燕翔同時提議規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規則,嚴格執行上市公司內控制度,提升內控有效性。強化上市公司治理底線要求,加強治理狀況信息披露,促進提升決策管理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