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政院將把「三電」納入產創條例 鼓勵發展電動車產業

(圖:高雄市長陳其邁(左二起)、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9日出席見證高雄市政府與鴻海簽署投資意向書。圖:顏瑞田)

高雄市政府9日與鴻海簽署投資意向書,鴻海承諾3年投資250億元,進駐亞灣設南區總部,出席見證的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指出,我國電動車產業市場規模小,發展電動車面對許多挑戰,因此,行政院將把電積、電池、以及電控等「三電」納入產創條例,鼓勵企業發展電動車產業。

前年起陸續進駐橋科、和發園區打造電動巴士、電池生產基地的鴻海集團,9日與高雄市政府簽署投資意向書,宣佈將進駐亞灣七號倉庫及棧5、棧6庫,設立臺灣總部南部服務中心及國際研訓中心,預計3年內將在高雄投資250億元、創造近2,000個就業機會,攜手高雄市政府及合作伙伴,打造智慧城市典範,以高雄爲南向基地,整「城」輸出到國際。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高雄去年宣佈啓動亞灣2.0計劃,「投資高雄就趁現在」,如果錯過起點,一定會後後悔,因此,包括電子五哥和金控企業,都已表示要前進高雄設立營運總部、研發中心。

他說,高雄同時進行數位轉型、淨零轉型,此一雄心壯志,行政院一定百分之百支持,亞灣2.0計劃範圍27.8公頃的土地,國營事業一定會與高市府合作,活化土地資產。

鄭文燦指出,臺鐵高雄港站也是很大的基地,他也拜託高雄市長陳其邁,將臺鐵高雄港站納入亞灣2.0計劃範圍,將亞灣2.0計劃範圍擴大到30公頃。

他說,擔任桃園市長任內推動智慧城市,但,智慧城市營運中心與智慧城市平臺,未來成立建置,如今,高雄市與鴻海合作,一定會成爲未來智慧城市的典範,使得智慧城市不再只是目標,而是可以應用在生活上。

鄭文燦表示,高雄市長陳其邁另一雄心壯志是要,打造高雄成爲電動車生態系的最好基地,鴻海要在和發產業園區、橋頭科學園區生產電池和電動車,並以亞灣作爲驗證場域,佈局相當完整。

不過,鄭文燦指出,我國電動車產業市場規模小,發展電動車面對許多挑戰,因此,行政院將把電積、電池、以及電控等「三電」的營運與研發,納入產創條例,在電動車發展初期,利用臺灣在半導體的製造優勢,鼓勵企業發展電動車產業,未來輸出全球,而高雄正是發展電動車很好的起點。

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鴻海集團從過去的發展電巴,到這幾年隨着科技從元宇宙到ChatGPT的發展,高市府從幾年前,就開始跟鴻海集團洽談投資高雄的計劃。

他說,9日雙方簽署智慧城市的合作方案,從電巴到智慧電巴、智慧城市,就是希望藉由鴻海集團整合包括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到智慧電巴的平臺,將智慧城市的發展方案、智慧交通的完整解決方案,以高雄作爲試驗基地的同時,也是商業模式及服務模式試驗的基地,最後,整城輸出,提供全球整個智慧城市的完全解決方案。

陳其邁表示,由於智慧城市會牽涉到包括政府的資料庫,包括交通或農業或醫療等,加上鴻海電動車所蒐集城市的各種資料,這些都是必須透過資料整合平臺,才能夠讓整體方案,更有效率的解決食衣住行的各項問題,所以,從幾年前開始洽談投資時,高雄市政府和鴻海都展現非常高的企圖心,希望高雄未來電動車,除了作爲大南方整城輸出的出口,更重要的是,着眼於在全球隨着供應鏈的重新佈局,做整體戰略性的考量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