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擬降癌篩年齡 40億解夜班護理荒

針對國健署推動的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LDCT肺癌篩檢,五大項目篩檢年齡是否放寬?政院人士坦言「一定要調整」。示意圖爲民衆就醫。(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今(4日)將在行政院會報告「護理人力政策整備12項策略計劃」,主要是因應全臺的護理人力荒,讓三班護病比規定在「2年入法、4年達標」,並鼓勵聘用專責夜班護理師、導入智慧醫療、鼓勵護理師在職進修、推動學士後護理等制度,期望2030年護理師能達到24萬至26萬人。

政院人士指出,臺灣護病比約1:120至130人,國人看病次數又特別多,導致護理師人力吃緊,因此讓更多人投入護理工作至關重要,政府將鼓勵護理專科學生在畢業後就能先進入職場,在職場修完二技學分,也推動學士後護理。

針對早班、晚班、大夜班護病比部分,政院人士說,護理界要求醫學中心護病比要達6:9:11,區域醫院9:11:13,地區醫院10:13:15,政府支持該方向,但未立即強制入法是因人力補齊需要時間,若強硬實施,醫院可能會關病牀。

政院人士說,將投入40億鼓勵醫院聘用專責夜班護理人員,盼以高薪資維持固定夜班人力;智慧醫療部分,衛福部鼓勵醫療院所引進AI,協助護理人員減輕文書工作。

而總統府籌劃的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將在8月底首次開會,政院人士表示,該委員會目標在縮短高齡者臥牀時間,讓長者退休後仍可支撐社會,從被照顧者轉爲照顧者角色,重點會放在降低癌症死亡率、推動癌症及早篩檢、引進新醫療科技。

針對國健署推動的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LDCT肺癌篩檢,五大項目篩檢年齡是否放寬?政院人士坦言「一定要調整」,且未來會啓動更多中小型計劃。

此外,該委員會也將討論如何在精準醫療、精準公衛上引進新科技,包含新藥、再生醫療或檢驗,也會加強宣導後端長照,告訴65歲退休國人如何投入社會,形成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