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拍板「亞矽3.0」方案 3策略、8重點工作曝光

除桃竹苗大矽谷計劃外,行政院會今日再拍板「亞洲·矽谷3.0推動方案」。(黃婉婷攝)

除桃竹苗大矽谷計劃外,行政院會今日再拍板「亞洲·矽谷3.0推動方案」,爲4年期計劃,自2025年至2028年,首年預算逾117億元。國發會指出,內含三大策略,包括AI賦能智慧聯網創新應用、新創雨林生態成長茁壯、數位版圖全球拓展,以及八項重點工作,盼能帶動新創投資每年逾1500億元、智慧物聯網輸出破百案。

國發會指出,因應生成式AI時代的來臨,同時產業面臨數位及淨零雙轉型挑戰,政府在既有基礎上提出3.0精進做法,聚焦5G專網及AI微型化技術發展,發展淨零排放試驗場域外,政府也將鼓勵民間資金投入,透過研議提供租稅等誘因,促進新創募資與出場倍增,並加速佈局新創海外重點市場,今年將在日本東京、美國矽谷等地設立據點,推動我國新創邁向國際,加速培育更多準獨角獸。

國發會表示,政府自2016年推動「亞洲·矽谷」計劃以來,物聯網產值自2018年首次破兆元,並於2022年突破2兆元,且吸引Google、微軟等國際數位巨擘來臺設立研發或創新中心,另協助業者將107案智慧應用擴散至全球29國,發揮創新能量影響力。另,創新創業生態系蓬勃發展,全臺新創家數由3,150家成長至7,470多家、每年新創穫投金額由8.4億美元成長至22.2億美元,新創社羣更以「荒漠到雨林」形容臺灣新創發展環境的轉變。

國發會指出,去年3月起,國發會陸續與民間諮詢委員、專家、新創、創投及社羣進行交流,廣泛蒐集意見並與經濟部、國科會等8個相關單位積極研商,同時參考國外趨勢及作法,研擬重要推動策略,包括AI賦能智慧聯網創新應用、新創雨林生態成長茁壯及數位版圖全球拓展等面向。

同時方案列出8項具體措施、26項重點工作,期達成物聯網產值全球市佔達5.2%、智慧解決方案累計達300案、輸出海外累計達100案、設立3處新創海外據點、新創募資達50億美元、新創出場累計達100家等績效目標,讓臺灣成爲創新產業及智慧韌性社會的典範。

國發會說,在AI賦能智慧聯網創新應用方面,政府將擴大導入生成式AI、5G、衛星聯網等技術,促進軟硬體的系統整合,開發多元垂直應用,並佈局新興技術實證發展可擴散案例;深化中央、地方及民間協作,以國內社會與產業需求爲核心,打造具規模化之解決方案,並擴大智慧解決方案應用,以利大衆共享科技成果,同時建立淨零排放試驗場域,運用物聯網強化數位及淨零雙軸轉型,與全球產業共創轉型新商機。

在新創雨林生態成長茁壯方面,國發會說,政府將強化國發基金策略性投資,並鼓勵保險業、創投等民間資金投入,驅動新創投資倍增。另,強化新創與企業、法人投入技術研發、概念驗證及業務合作,鼓勵提出創新解決方案,促成軟硬整合的高附加價值商業模式。此外,持續營造有利新創發展之租稅環境,如放寬天使投資優惠規範,並研議降低有限合夥創投出資門檻、提供企業投資、併購新創租稅誘因等,引導民間能量投入,加速新創成長與出場。

在數位版圖全球拓展方面,國發會指出,政府將擴大國家新創品牌Startup Island TAIWAN推廣,加速佈局新創海外重點市場,今年在日本東京、美國矽谷等重點市場設立據點,推動常態性雙邊交流,協助新創拓展國際,同時吸引如晶片、無人機等策略性科技新創來臺對接產業,加速國際合作與佈局。此外,政府也將透過與國外當地協會、組織合作,成立雙邊或多邊交流平臺,並協助業者連接當地需求、海內外場域同步驗證,讓臺灣智慧解決方案輸出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