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右轉給歐洲未來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6月9日,法國巴黎,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解散國民議會,並提前舉行選舉。此前其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落敗。視覺中國供圖(視頻截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鞠輝 蔣天

6月初舉行的第十屆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顯示,新一屆歐洲議會中傳統的中右和中左力量保持多數地位,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黨團(EPP)獲得189席,位居第一,中間偏左的社民黨黨團獲135席,位居第二,這意味着歐洲政治大方向將保持基本穩定,不會出現急劇變化。

令人關注的是,右翼和極右翼勢力席位數較上屆議會有所增長,雖然尚未在本屆議會中佔據絕對統治地位,但未來5年將會在貿易、環保、外交政策等領域影響歐盟政策。法國、德國、比利時等國的右翼、極右翼黨派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取得較大勝利,得票率明顯高於執政黨,對本國政局造成了較大沖擊,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在6月9日選舉結果揭曉當晚就宣佈提前進行本國議會選舉。

歐洲政治右轉趨勢明顯

歐洲議會是歐盟三大機構中唯一實行直接選舉的機構,由歐盟國家3.73億選民直選產生720名歐洲議會議員。此次選舉的投票率爲51%,略高於2019年選舉的50.66%。根據選舉結果,右翼的歐洲保守與改革黨團獲72席,增加3席;極右翼的身份與民主黨團獲58席,增加9席。此外,無黨團議員達到95席,比上屆議會增加33席。歐洲媒體分析認爲,這些無黨團議員中多數將會加入右翼或極右翼勢力,導致歐盟各項政策發生“右傾”。

關於環境保護政策,參與氣候立法工作的保守與改革黨團捷克籍議員亞歷山大·馮德拉向媒體表示,歐盟未來5年的氣候政策將變得更加“現實”,“如果將《歐洲綠色協議》的制定比作駕駛汽車,那麼我預計新一屆歐洲議會也將使用方向盤或剎車踏板,而不僅僅是油門”。歐洲人民黨黨團首席氣候政策議員彼得·萊斯接受“政客”新聞網歐洲版採訪時稱,他認爲不應當因推行綠色環保政策而過度限制經濟發展,“此次選舉的結果證明,我們是正確的”。萊斯稱“內燃機禁令必須取消,而另一個關鍵領域是農業,農業應當免受過於嚴格的氣候監管”。歐洲人民黨黨團主席韋伯也在勝選後表示,人民黨將在未來幾天的談判中推動廢除“內燃機禁令”。去年2月,歐洲議會通過《2035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小貨車零排放協議》,提出2035年起所有歐盟國家將不再銷售使用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新車。

關於動物保護政策,爲進一步提升選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選前曾表示:“歐洲一些地區狼羣的大量出現已成爲真正的危險,尤其是對牲畜而言。”狼是德國、奧地利、芬蘭、西班牙、法國和羅馬尼亞等國家農村選區的關鍵問題,馮德萊恩提議放寬歐盟消滅狼的規定,實際是在籠絡歐盟境內的農民選票。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駐布魯塞爾辦公室高級生物多樣性政策官員薩比恩·李曼斯表示,“在歐洲大多數生物地理區域,狼的保護狀況並不理想”,馮德萊恩的表態完全是“出於政治動機”。

在對華關係方面,歐洲媒體分析稱,右翼勢力一般會迴避明確提及中國,但仍可從他們的表態中窺見對華立場。隸屬極右翼陣營的法國國民聯盟成員、歐洲議會議員蒂埃裡·馬里亞尼,曾譴責時任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臺灣地區,認爲這是一種挑釁。同屬該陣營的歐洲議會議員巴爾德拉也質疑歐洲議會集中討論所謂“香港問題”的必要性。他在接受歐洲媒體採訪時表示,歐盟應當將精力集中在歐盟內部事務上,而不是其他問題。此外,中歐間貿易狀況、中歐投資協定等重要議題走向在短期內難有明確結論,但將是新一屆歐洲議會無法迴避的內容。

新一任歐委會主席是誰

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開始前,歐洲媒體援引多方消息稱,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等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可能不會支持馮德萊恩連任歐委會主席。但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出爐後,多位法國和歐盟官員向媒體透露,馬克龍在歐委會主席人選上的態度出現了轉變,復興黨在選舉中遭遇“滑鐵盧”迫使馬克龍專注於國內政治博弈,而不是試圖撼動歐盟的高層領導地位。媒體援引一位法國部長級官員的話報道稱,目前“主要情況”是馬克龍準備同意馮德萊恩留任,以換取歐委會對法國政府的支持。

自2014年起,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一般由“領銜候選人”制度產生,但最終決定權屬於歐洲理事會。本屆歐洲議會選舉過後,第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黨團將推舉產生其“領銜候選人”馮德萊恩,在預計將於6月下旬召開的歐洲理事會會議上,馬克龍等歐盟27國領導人將圍繞歐委會主席人選展開政治博弈。如果歐盟領導人在未來幾天或幾周內同意提名馮德萊恩連任,她仍需要在新當選的歐洲議會中獲得361名歐洲議會議員的支持。這將涉及到歐洲人民黨黨團與其他中間派、左翼甚至更右翼的政黨結盟。

馮德萊恩目前是新一任歐委會主席的最有力競爭者。如她連任,預計將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並突出地緣政治。美聯社分析稱,馮德萊恩所在的歐洲人民黨黨團近來已經完全偏離了中間路線,在競選中提出了一些傳統的極右議題,例如更多的安全保障、更嚴厲的移民法,以及關注商業而非社會福利問題等。

歐洲多國政局受衝擊

歐洲議會選舉素有“歐洲大選”之稱,但選舉並非統一進行,而是由歐盟27個成員國單獨組織。選舉雖然不會對各國國內政局造成直接影響,但卻是各國未來選舉的“風向標”和“試金石”。

6月9日,歐洲議會選舉法國選區投票結果揭曉後,國民聯盟獲得了超過30%的選票,是馬克龍領導的復興黨得票率的兩倍多。總統馬克龍當晚宣佈解散法國國民議會,提前舉行選舉。馬克龍稱,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對於捍衛歐洲的政黨來說不是好消息”,他不能接受極右翼勢力“在歐洲大陸的任何地方”發展壯大。馬克龍表示:“我不能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所以決定讓選民自己作出選擇。”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目前是馬克龍總統第二任期的第二年,他顯然認爲,在沒有新一輪全民協商的情況下繼續執政將給他帶來太大壓力。”

德國也於6月9日舉行了歐洲議會選舉。前總理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基社盟聯盟黨在選舉中獲得最大黨地位,得票約30%。對歐洲一體化進程持懷疑態度的極右翼德國選擇黨得票超過16%,由此成爲第二大黨。目前執政的紅綠黃執政聯盟淪爲此次選舉最大的輸家,這給總理朔爾茨的執政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未來德國政府在制定移民、環境保護、對外政策時將不得不更多地考慮此次選舉所反映出的民意。

同日,比利時舉行聯邦、地區、歐洲議會“三合一”選舉,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所在的荷語開放自民黨在選舉中失利,得票率僅位列第九。右翼民族主義政黨新弗拉芒聯盟黨得票率處於首位,有望在該國議會保持第一大黨的地位,極右翼反移民政黨弗拉芒利益黨位居第二。德克羅將繼續擔任看守首相,直到新執政聯盟成立爲止。“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特別艱難的夜晚,選民發出的信號很明確。”德克羅已於6月9日宣佈辭職,他在對支持者講話時用手拭去了眼角的淚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比利時官員向記者表達了擔憂:“由於歷史原因,比利時南北方在文化、經濟、政治理念等方面差距較大,此次選舉過後,比利時國內反歐洲、反移民浪潮將更加高漲,這對比利時和整個歐洲的未來發展都不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