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神器”怎能淪爲“致命兇器”
據上觀新聞消息,有汽車品牌的銷售人員提到,市面上在售一款“智駕神器”,可以規避車輛的駕駛安全監測系統,號稱可以讓司機真正“解放雙手”。視頻中的車輛正在路面行駛,方向盤綁着“神器”,駕駛員雙手離開方向盤,“神器”接上磁吸線後,車機系統的手握方向盤提示便隨之消失。不少網友看後驚呼,“這是在拿生命開玩笑”。
據媒體報道,這類商品銷量可觀,最高的一款“全店已售400萬件”,少的也有數萬至數十萬件。這些商品的宣傳圖多是在駕駛位視角拍攝,方向盤上綁着一塊不到十釐米長的絨布,有的上面還插着電線。宣傳圖上,點出了多款新能源車品牌。不少商品的宣傳圖上,還用紅底白字的醒目方式寫道“解放雙手”、“超薄、穩定、不退出”、“安全穩定、不提醒”、“免接管”等宣傳語。有記者親測,“神器”確實能繞過車輛的脫手檢測。
但就像網友評價的那樣,這樣做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也是對他人安全的不負責。目前國內市場上在售的量產車還未能完全達到“L3”級別(一定條件下可自動駕駛),仍是需要以駕駛員爲主的輔助功能。車企們費盡心思做出各種安全駕駛檢測手段,就是爲了防止駕駛者分心駕駛,可這些各式各樣的網售“智駕神器”千方百計逃脫車機檢測,完全破壞了駕駛的安全條件。一旦因分心發生交通事故,惡果最終只能由駕駛者自己來承擔。
《法治日報》曾報道,有乘客乘坐網約車回老家時,駕駛員開啓智能輔助駕駛模式後竟睡着了,直到前車減速,車載雷達發出警報,駕駛員才被驚醒。在一則引起社會熱議的短視頻中,一名駕駛員在高速公路上行車時居然蓋着被子睡覺,方向盤上插着逃過測試用的礦泉水瓶。這類濫用智能輔助駕駛的危險行爲,多次登上熱搜,引發爭議。
駕駛員可以開啓智能輔助駕駛模式,但不可以放棄作爲駕駛人的法定責任。在目前法律、技術條件之下,“智駕神器”“大撒把”乃至“睡眠駕駛”都是違法的,技術監測必須跟上。“智駕神器”的生存空間,是以犧牲道路公共安全的空間換來的。相關政府部門、購物平臺方,應當迅速行動起來,將違規“智駕神器”逐出市場。有關企業在車輛功能設計上也要進一步完善,防止駕駛員的“誤解”,防止用所謂“智駕神器”騙過系統,強制提醒、強制停止,阻止逃過脫手檢測的不安全行爲發生。
“智駕神器”不能淪爲“致命兇器”,輔助駕駛不是無人駕駛,駕駛員必須握緊自己的方向盤,車企也要多一分安全底線意識。對於智駕,普及爲先,安全爲本,如此才能讓科技真正服務於用戶。
上游新聞評論員 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