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料理 疫後追星夢

「捌伍添第」室內裝潢以重現寶島時代風華爲概念打造。(捌伍添第提供)

日本料理餐廳「濟安鮨」因藝術而生,店內色調沉穩優雅,目前開放12個板前座位,包廂視疫情狀況再開放。(何書青攝)

濟安鮨吸睛的抹茶口味「最中餅」,夾着野生大間黑鮪魚、北海道馬糞海膽、日本蝦肉末、日式醬瓜及紫蘇花。(何書青攝)

濟安鮨「石垣鯛佐雪花鹽片」,鯛魚得先經熟成3天。(何書青攝)

謝文的招牌力作「紅𫊻香菇蒸肉餅」。(捌伍添第提供)

疫情逐步趨緩的9、10月,兩家新餐廳悄悄在臺北市餐飲一級戰場開幕,菜系雖不同,卻都以奢華用餐體驗爲宗旨,拿下米其林星星更是默默設下的終極目標,致力於打造獨樹一格的特色,展開後疫情時代的追星夢。

漆器藝術品開展美學體驗

位於東區的日本料理新餐廳「濟安鮨」,是過去以美學日料著名的「魚道生」餐廳料理長劉濟安首間獨立自營、耗資近千萬開設的餐廳。魚道生3月因疫情及租約到期而熄燈,劉濟安原想休息一陣子,「沒想到去看了一個客人的藝術展以後,讓我馬上有了新的動力跟想法,希望開一家有藝術展覽空間氛圍的餐廳」。

劉濟安外表看來拘謹內斂,骨子裡卻有着藝術家的熱血衝勁,栽進日料30年,過去他在名氣響亮的「七都裡」、「新都裡」及「野壽司」等名店磨練出好基底,11年前與一名花店老師合開的魚道生更做出好口碑。

魚道生歇業後,他對藝術家洪鬱雯的作品《非平凡紐結》一見傾心,是用漆器表面的特殊金屬,編織出千絲萬縷、剛柔並存的藝術品。他請她特製出3件同系列作品,並激發開濟安鮨的念頭,餐廳的裝潢、光源、深墨色調,甚至是刻意降低的亮度,全都爲配合或凸顯這3件藝術品,在投影效果的加乘下,讓人彷彿置身如夢的海底世界。

料理以較新穎的當代日本料理爲主,並有懷石料理的精美呈盤;爲鎖定高端客羣,近8、9成的菜色都屬品質成本要求更高的生食料理,其中海鮮食材9成以上都來自日本。目前防疫考量僅開放12個板前座位,包廂未來再視情況開放。

嘉林餐旅集團則在臺北101的85樓,開幕籌備2年的全新中菜餐廳「捌伍添第」,延攬深耕中餐逾50年、過去爲「雅閣」連續奪得米其林1星榮耀的主廚謝文掌廚,要以創新巧思及爐火純青的料理功夫,端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當代中華料理。

重現寶島時代風華爲主題

自香港來臺近5年的謝文,在餐廳籌備期間不停走訪臺灣各地城鄉,他盛讚:「臺灣真的很棒,不但有品質極好的新鮮漁獲,還有種類繁多的豐富農產,哪裡有好的食材,我上山下海都要去!」餐廳使用的食材除了鮑魚、刺蔘、花膠等珍貴幹貨仰賴進口,其他大多皆採臺灣在地的當令新鮮食材;菜系則以粵菜爲主,同時彙集臺灣、四川、潮州、蘇州、湖南及東北等各地特色料理。

店內設計也有別於一般中式餐廳的傳統風格,以重現寶島時代風華爲題,融入臺灣高山、海岸線,以及坑道和閩南建築等特色元素,卻又帶現代摩登的優雅美感,盼帶給賓客全新的中菜用餐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