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田保姆” 高效護春管

架好飛行設備、加入化肥農藥、規劃飛行路線......近日,在利辛縣展溝鎮萬畝旱改水項目區的大塊麥田旁,來自該縣侯玲家庭農場的機手熟練地操縱手柄,指揮一架植保無人機呼嘯離地,緩緩飛向麥田上空,均勻而精準地開展噴灑作業。

“小麥田管交給社會化機構去幹,專業、省事,效果好。”看着麥田上空不停往返作業的植保無人機,種糧大戶郭士珍點讚道,500多畝冬小麥的噴灑作業,大半天就能完成,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

眼下,正是小麥春季田管的關鍵時期,利辛縣各地充分發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田保姆”作用,及時開展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推動農業生產向綠色高質高效發展,助力糧食增產增收。

展溝鎮現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23個,侯玲家庭農場是其中之一。該農場現有大疆T100農業無人機4臺、自走式植保機3臺,針對農戶的田管需要,每天可實施藥物、水肥或固體肥料撒施8000多畝。

“種植戶只需要把水肥、藥物送到地頭,我們按照比例調配好藥劑,用現代化植保機械可以高效精準地噴灑作物。”該家庭農場負責人侯玲告訴記者,植保無人機非常適合連片田地作業,相比傳統施肥、打藥作業模式,可以顯著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肥藥投入,促進小麥更好地吸收微量元素和藥物。

爲更好地發揮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要素保障作用,展溝鎮各村都成立了農事託管服務中心,統籌全鎮5.2萬畝耕地的田間植保、收割運輸、秸稈離田等。“充分發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做實託管服務,讓種地從‘人拉肩扛’到全程機械化,農業生產正從‘體力活’向‘技術活’轉變。”展溝鎮黨委書記高明標表示。

近年來,利辛縣深入推進“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該縣今年小麥種植面積186萬畝,依託全縣830多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已對167萬畝小麥開展田間管理標準化服務,佔比近九成。

(記者 任雷 通訊員 王克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