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安“換帥”背後:保費增速已經明顯下滑

出品|達摩財經

互聯網保險龍頭衆安,正在經歷新一輪的高層人事變動。

7月24日,衆安在線(6060.HK)公告,歐亞平因個人工作原因,辭任公司董事長職務。歐亞平自衆安成立之初即擔任董事長,到目前已經任職十年。辭任後,歐亞平將繼續擔任衆安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職務。

衆安董事會選舉出的新任董事長爲此前擔任獨董的尹海。因尹海的委任尚待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覈准,在其任職資格覈准之前,歐亞平將繼續履行衆安董事長職務。

僅僅一天之後,劉海姣因個人工作安排,辭任衆安職工代表監事。劉海姣是衆安老人,成立之初就進入衆安,曾擔任健康險事業部負責人。2018年1月,劉海姣被選舉爲職工監事代表,當年5月,劉海姣任職資格獲批。

接任者王瑤同樣爲衆安老將,於2014年加入衆安,負責市場公關等相關工作,目前爲衆安市場公關部高級總監。該職位同樣需要監管審覈,在王瑤資格獲批前,劉海姣將繼續任職。

在二級市場上,衆安是典型的出道即巔峰,上市當年市值一度超過千億港元。在此之後,衆安雖然偶有高光時刻,但再也沒有回到這一高點。截至7月28日收盤,衆安年內達到了15.35%的漲幅,但市值近維持在365億港元。

職業經理人上位

歐亞平現年60歲,早年在華東理工大學任教,後辭職“下海”,先後從事原油進出口、房地產開發等業務。胡潤2023年全球富豪榜中,歐亞平以67億元財富上榜。

歐亞平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要遠遠早於衆安。1998年,歐亞平就將其實控的百仕達控股推上港交所主板;隨後,歐亞平將百江燃氣從百仕達控股中分拆出來,2001年百江燃氣上市香港創業板。2013年之後,歐陽平的工作重心轉到衆安,卸任百仕達董事長,僅擔任非執行董事一職。

衆安是中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於2013年揭牌開業,因獲得阿里、騰訊、平安支持,被視之爲“三馬”(馬雲、馬化騰、馬明哲)共同看中公司。因“三馬”的支持,衆安初期即走了快速發展的模式,成立四年後的2017年就在港交所敲鐘上市。

IPO完成後,螞蟻、騰訊和平安保險分別持有衆安13.82%、10.42%和10.42%的股權。也就是說,“三馬”在衆安有着明顯的股權優勢。

2022年上半年,衆安背後的“三馬”股東中,螞蟻和騰訊紛紛減持,被外界視爲對衆安發展前景存在顧慮的表現。

截至2022年末,螞蟻持有衆安10.37%股權,平安保險持股10.21%,歐亞平兄長歐亞非的加德信投資持股9.09%,騰訊持股7.82%。除此之外,歐亞平控制的深圳日訊網絡持有衆安5.51%股權,也就是說歐氏兄弟合計持股已經達到14.6%,超過第一大股東螞蟻。

歐亞平的兒子歐晉羿2017年加入衆安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並在衆安旗下多個子公司擔任董事,市場一度認爲歐亞平準備“交棒”兒子。不過,2022年11月,歐亞平和歐晉羿雙雙辭任衆安執行董事,僅擔任非執行董事一職,不再參與日常管理。

繼任者尹海現年50歲,曾在中國銀行總行任職十年,2003年進入華泰保險擔任總監。2012年,尹海進入衆安,歷任總經理、董事長高級顧問職務,亦是衆安的首任CEO。但僅僅兩年之後,尹海就離職衆安。2016年,尹海進入宜信創始人唐寧使用的保險代理公司宜信博誠擔任董事長及總經理。

2022年11月,尹海重回衆安,目前爲衆安獨立非執行董事兼風險管理與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主任及審計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成員。

尹海迴歸之際,正是歐亞平父子退出衆安經營管理的時機。市場觀點認爲,歐亞平在讓年僅30歲的歐晉羿正式接班之前,讓職業經理人爲其鋪平道路。

與尹海搭班的,是現年46歲的姜興。姜興具有互聯網及保險複合背景,曾有阿里多個業務條線的工作經歷,於2014年加盟衆安擔任副總經理,2019年出任衆安CEO,2022年10月兼任衆安總經理,同年11月進入董事會,目前擔任執行董事。

行業競爭加劇

保險行業有個公認的事實:國內保險行業的深度和密度,在世界範圍內普及仍然處於較低水平。不過,保險行業早就處於競爭紅海中。

國內保險行業主要包括傳統險企、衆安爲代表的專業互聯網險企,以及互聯網保險代理平臺。

相比於傳統險企,互聯網險企藉助互聯網技術特性和高滲透率,能夠低成本地對用戶形成觸達。以衆安爲例,其總部設於上海,不設任何分支機構,完全通過互聯網開展業務。

成立十年,衆安保費收入一直保持增長態勢。2018年保費收入首次突破百億規模,2019年至2022年保費收入分別爲146.35億元、167.03億元、203.6億元和236.48億元。2023年上半年,衆安財險總保費收入達到144.66億元,同比增長37.6%。

雖然衆安的保費規模保持增長,但盈利能力並不盡如人意。衆安雖然是國內最大的互聯網險企,但成立十年,僅有2020年、2021年實現盈利。2022年,衆安保費收入達到240.05億元,當期淨虧損16.33億元。

對於業績的由盈轉虧,衆安給出的解釋是,因資本市場表現疲軟,投資收益大幅減少,加之受新舊會計準則切換影響,以及美元計價的應付債券產生的匯兌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險企在具備便捷性和高滲透率的同時,往往缺少了傳統保險產品在營銷上的規範性。

目前,拿到互聯網險企牌照的四家險企中,僅剩衆安和泰康,其餘兩家已經被監管機構接管或易主。

儘管衆安在專業互聯網保險陣營中處於領先優勢,但近年來,隨着監管收緊,傳統險企加大數字化投入,以及領先保險中介平臺相繼加入戰局,保險行業競爭早已白熱化。

以衆安爲例,自2019年起,其保費增速明顯放緩。2017年至2022年,衆安保險的保費收入增速分別爲74.72%、89.03%、29.97%、14.21%、22.57%和17.21%。2021年和2022年增速回升的一個大背景是疫情倒逼線上業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