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才說演習不演戲 國防部立刻自打臉?

漢光40號演習22日展開,第四作戰區333旅出動多輛戰甲車前往戰術位置待命,馬路兩旁有200多位小朋友高舉國旗大喊加油,國軍官兵也在車上比贊迴應。記者劉學聖/攝影

國防部長顧立雄上任以來,高度重視形象塑造:到立院備詢時,刻意拋出多項官兵生活管理的利多政策;今年漢光演習前,又提前向中外媒體「吹風」。顧部長顯然深知,部隊業務熟悉度並非自身專長,因此另闢蹊徑,高度授權參謀總長梅家樹,介紹演習的新措施,強調今年漢光要儘量追求接近演練實戰,減少被人詬病的「演戲」。

然而,部長與總長的指示,似乎並沒明確落實到基層。演習開始前就傳出,在臺南喜樹海濱,工兵已提前挖掘戰壕,消息被媒體曝光後,軍方隨即將其填掉。今天演習第一天,大清早媒體就報導,陸軍333旅的雲豹裝甲車縱隊,從營區開赴戰術位置,沿途不斷有民衆揮舞國旗歡迎,甚至還有超過200位的幼兒園小朋友,師長們還舉着大國旗,以及寫着校名的大型看板。

單就影像張力而言,疾駛的鐵騎、雄壯威武的官兵、道旁列隊搖旗的民衆,畫面着實好看;對於參與的學童,也是一場愛國教育。問題是,這是「視同作戰」的演習,尤其今年才標榜「無劇本」(後來改成「無劇透」),要求儘可能接近實況,儘可能不演戲,結果卻等於公開打國防部的臉。如果不是事前知道車隊機動的路徑與時間,如果不是事先發動民衆與師生帶着國旗上街,如果不是預先通知媒體,怎會有如此「完美」畫面?

民衆看到照片第一時間,可能覺得精彩,但他(她)遲早會想到,如此完美的畫面,又是「擺拍」而成。其他單位官兵們看在眼裡,會不會因此覺得,原來上級宣稱的「務實」,也不過是對外說說漂亮話而已?大家還是不要別相信口號,一切照着舊習去做,纔是真正保障軍旅發展順利之道。

近日另一例子是,社羣網站上熱議的短影音,拍攝者正在橋上垂釣,鏡頭帶往左右兩側,都是就着護欄掩蔽,面向前方海口出槍瞄準的士兵。從服裝與槍械看來,應是後備教召人員。影片旁白戲稱:「我釣個魚不需要這麼多人來保護吧?」

這則短影音隨即引發批評:士兵們一整排在橋上以步槍瞄準前方,除了欄杆之外毫無遮蔽,就算不考慮現代戰場上愈來愈普遍的無人空拍偵察機,士兵在烈日之下,也沒法在橋欄後方持續維持蹲姿,更別說這種密集隊形,一旦遭遇敵方射擊,立刻就會死傷枕籍。

如此暴露更嚴重問題:平常軍方照片中,若出現官兵動作不切戰術需求,還可說是爲考慮拍攝效果;這則短片顯然並非媒體採訪,部隊不是特別配合釣客「擺拍」,而是他們的幹部認爲,部隊戰備預備接敵時,人員就應該是如此部署。倘真如此,幹部的戰術素養,恐怕還活在上個世紀初,這樣的軍方如何能贏得民衆尊敬?這樣的「專業」表現,怎能不叫人毛骨悚然?

臺灣社會民主化之後,軍方不再是「你好大我好怕」、沒人敢惹的惡老虎,反而常成爲各界抨擊不遺餘力的「出氣包」。軍方動輒得咎的結果,變成驚弓之鳥,格外害怕出事,更必須對外強調錶現一切完美,結果是虛矯充門面的風氣比過去更甚。

演習不是閱兵,核心目的不是展現壯大軍容,而是藉機暴露練兵的缺失。就此而言,這些引起爭議與質疑的行爲,軍方高層如果能夠善用,作爲藉勢改革國軍的契機,一時出糗被酸,也就完全值得。反之,如果上位者選擇視而不見,基層看在眼中,自然有樣學樣,那麼國防部再講改革,也就不過是另一次口號版本翻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