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首投族/好感度左右年輕票 「賴皮寮」爭議激發年輕人討厭度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老家違建風波延燒,年輕人關注居住正義議題。本報資料照片

中臺灣被視爲大選搖擺州,候選人的「好感度」左右年輕票走向。亞洲大學室內設計學系大三郭同學說,他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沒有好感,主因講話的方式不太討喜,像是之前和學生對話時,感覺是在迴避問題,又加上先前南鐵遷移案,曾有影像紀錄賴說「官是可以對人民下跪的嗎?」這樣激烈的言詞,反而有種疏離感;另外,賴清德萬里老家的違建案,之前還因此落淚哽咽,可是對於其他人涉違建,卻是義正詞嚴,希望賴自己能夠說到做到。

郭臺學也說,藍綠先後執政16年,可是目前房價、物價上漲,卻不見減緩或下降,換換口味,或許能有全新氣象。民衆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言談直接、有道理,而且擔任臺北市長時,所做提出的政策大部分都有兌現,例如如社宅。不過,民衆黨目前是小黨,雖然柯承諾當選要組成聯合政府,但能否兌現有待觀察。

至於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郭同學卻笑笑說,其實對侯的印象不深,感覺國民黨沒人選,侯友宜出來參選缺乏說服力,因爲不瞭解、無感,他無法具體評論。

22歲的首投族陳登廷說,他這次會選擇去投票,主要因爲年輕人蔘政是必然的,馬上畢業要進入社會,本就該行使公民義務。他未來想當教師,因此對於雙語政策比較有感,現在推英語授課加入綜合、藝文等非學科中,這樣的政策非常理想,但現況弱勢家庭學生英文平可能跟不上,只會讓貧富之間的各項差距更大。

陳登廷表示,柯文哲一些發言對性別特定族羣比較不當,要選總統的人應該要思考,對選民而言是扣分的項目,相對會讓人民不放心。至於藍綠總統候選人,感覺只是政黨之間的立場爭論,因應局勢發言,並未有自己的想法,看不到有什麼具體作爲。

22歲的首投族許舒婷說,她不會想要去投票,因爲檯面上的總統候選人都不理想,現在最不滿意的就是之前有說要通過印度移工來臺,感覺現在政策配套不完全,加上文化差異,擔心會不好掌握。她比較支持柯文哲,認爲柯過去在臺北市建設、大巨蛋有處理,至於另外2位沒特別印象。

21歲彰化市首投族林建宏說,他平常沒接觸政治,對政治議題、政黨表現、總統候選人都不熟,到現在爲止沒強烈投票意願,如果那天有回彰化就會去投票,沒回去沒投也沒關係;如果真要從中挑一個來投票,他會選柯文哲,跟年齡、政黨歷史背景無關,而是想法,「柯文哲的想法最接近現代人」。

林建宏也說,高房價是他最不滿意的社會現況,其實很多人已有房子可住,建商仍一直蓋房子,房價越來越高,「我這輩子根本買不起」,他想那些房子只有投資客買得起,既得利益者繼續買房炒房,真正想買房的年輕人沒錢買。

大學生沈孟震說,他最看好的是柯文哲,他對政治接觸的並不多,但不是不關心,因爲他與大多數大學生一樣,並沒有參與到藍綠抗爭最激烈的前總統馬英九與陳水扁時期,所以他對藍綠兩黨到底做了什麼事,發生過什麼,發展至今的脈絡是什麼,可以說是一無所知。觀察這3位總統候選人,他自認是用最平等的角度去觀察,柯文哲從開始參選臺北市長時,他就一直關注,從柯與議員王世堅的過招,還有到學校演講的QA中認識這個人,他覺得柯是一個能把公事辦得很透明的人。

清華大學大四生周永秦說,他會去投票,一方面因爲是首投族,別具意義;另一方面比較關注公共事務,投票纔是民主價值的展現。他最不滿的現狀,分別爲低薪高物價、政府弊案與停電。身爲文科生,雖然明白本來低薪就是很正常的事,但高物價還是讓年輕人生活起來頗吃力,尤其他在外面租屋,同時有打工,房租水電扣一扣,存不太到什麼錢,也就不會奢望想要買房子了。

周永秦針對政府弊案也相當不滿,他說,疫情這幾年,一天到晚聽得一堆有的沒的奇怪弊案,什麼小吃店可以標16.5億元快篩;資本額50萬元公司可以承攬4.7億元的政府進口蛋生意;又或是政府用推綠能當藉口,圖利立委賴品妤家族的雲豹能源,結果綠能還是發展不起來。

周永秦說,他對賴清德相當反感,認爲賴爲了選舉,連自己的臺獨理念都可以不要,甚至直接用執政資源幫自己助選,像之前喊出的私立大學學費補助政策。

周永秦對侯友宜無感,會覺得侯沒有當總統應該有的高度,包括對外交兩岸的知識、英文程度等等。講話也是真的比較無聊一點,但因爲他個人對執政黨的不滿,因此覺得侯友宜是可以投的人選。

周永秦對柯文哲也相當反感,一方面柯文哲常常失言,沒有當總統應該有的胸襟與氣度;另一方面覺得民衆黨沒有什麼核心價值,不像民進黨跟國民黨都有自己的理念,民衆黨的含糊不清,感覺就是「牆頭草」。

清大畢業生吳騏佑說,他不滿意臺灣當前法律的訂定與執行無法維護公平正義,也無法制裁損害大衆利益之人。只要吹哨者保護法不落實,就鮮少有人敢冒着生命危險替社會大衆揭弊;只要NCC不秉公執法,媒體就會遭到有心人士利用,扭曲事件真相、掩蓋民衆心聲。當法律無法彰顯它應有的功能,不公不義的社會現狀將是必然的結果。

「我討厭賴清德,對侯友宜無感,滿意柯文哲。」吳騏佑說,賴在前一段時間裡,基本上只有大學校園的學生有機會交流,但賴針對學生的問題總是避重就輕或轉移話題,無法回答民衆質詢的副總統,如何能擔任總統而讓人民信服?至於侯市長有政績也有爭議,執政表現中規中矩,至於侯的校園訪談跟政見發表,他無法從中看出明顯的優點,表現一般。

吳騏佑說,柯文哲針對各界提出的議題都有清楚的正面迴應,政見有統計數據和科學依據,論述清晰能讓人一眼看出有認真研究。柯文哲最大的問題就是經常說錯話,但這個部分已改善很多,做錯也願意改正,這點跟其他表裡不一、知錯不改的政客很不一樣。

中選會統計,此次大選20到24歲的首投族約102萬8千多人,雖然佔總選舉人數不到1成,但網路世代的百萬首投族常是社會議題「造浪者」,引領政治人物跟進。本報記者深度訪談多位20歲至24歲「首投族」心聲,年輕人最不滿高房價、低收入的「相對剝奪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