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金信張峰:用新質生產力思維引領企業數字化轉型

本報記者 蔣牧雲 李暉 上海、北京報道

2024年12月10日,由中國經營報社舉辦的“2024卓越競爭力金融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以“深化改革 金融向‘實’”爲主題,聚集到多位業內專家針對“數字科技賦能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話題進行了探討。

論壇上,中電金信企業數字化架構諮詢部副總經理張峰發表了“數字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爲金融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的主旨演講。他談到,金融行業要運用好新質生產力來促進高質量發展,僅僅依靠數字技術是不夠的,還需要建立生產力思維,通過新質生產力思維來引領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工作。

張峰在演講中表示,生產要素正隨着經濟發展變遷而不斷變化,從傳統的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逐步向新型生產要素——數據轉變。數據作爲承載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的載體,同時又是新質生產力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的載體,以數據要素爲核心的數字經濟將成爲未來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同時,他還指出,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已經成爲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讓數字技術跟業務緊密融合,除了金融業務自身的融合之外,還包括金融機構賦能的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則需要數字科技的驅動與賦能。“這就需要我們在技術上做革命性的突破,同時從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上面做相應的提升,以及產業的轉型升級,要三位一體地來驅動,賦能數字中國建設。”

張峰認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爲主要特徵的數字科技,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從金融機構層面來看,要在新質生產力的內涵下掌握好相應的生產關係,通過對企業原有價值創造的突破和再定位及企業活動的重構獲得新競爭優勢,其本質就是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過程,即利用數字技術賦能,研發出新產品、新流程,以及新的商業模式。同時,也要從組織機制的角度,進行協調適配。

中電金信作爲一家基於全棧信息技術的金融數智化諮詢及軟件提供商、重點行業數智化轉型服務專家,2022年探索發佈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源啓”,構建“源啓築基+諮詢引領+應用重構”的產品及服務體系。其中“源啓”包含的四大平臺——基礎運行支撐平臺、數據資產平臺、數字構建平臺、行業AI平臺,都已在銀行、保險、證券等重點行業場景中進行應用。

除了數字科技的驅動之外,張峰還詳細談到了數字經濟核心的數據要素在當下的發展趨勢。他表示,當下的數字經濟中數據量不斷增長,多模態的數據、結構化與非結構化的數據都在不斷增長,最終出現的質變是,行業將對高質量數據、數據共享層面有更高要求。未來,數據作爲一個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其價值增值的過程是從歸集化到資源化,再到資產化、資本化(即價值化)。前兩個階段更多是由數據發揮價值,但是到了數據的資產化和數據資本化,更多則是要靠算力和算法協同發揮價值,讓數據、算力、算法在數據價值的增值過程中並肩前行。

在張峰看來,數據、算力、算法這三個要素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發展數據要素的過程中,算法的優化、算力的提升是與新質生產力的技術要素、數據要素緊密掛鉤的。他表示:“目前大部分金融企業處在數據資產化的環節中,這一環節涉及到‘治、盤、用、活、評’,具體而言即怎麼做好數據的梳理和治理,怎麼盤好現在的數據,以及用好現在的數據,做好數據的活用,並且對數據進行相應的評價,從而形成這樣的閉環體系來支撐我們的數據資產運營。”

演講的最後,他還總結道:“其實數字科技也好,數字技術也好,本質上並不能做一些顛覆性的改造。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還是要建立生產力的思維,只有生產力的思維建立之後,才能指導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用好我們的數字科技的技術。”

本次分享中,張峰還提到了中電金信最新發布的《新質生產力制勝未來保險業研究與探索白皮書》,該白皮書全面剖析了影響保險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涵蓋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產業與支持性產業、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機會以及政府作用等多個維度,同時白皮書也建議,爲了發展新質生產力,保險公司需要深化改革,通過定方向、轉方式、調結構、找創新、打基礎五大類保障措施,助力保險公司實現戰略調整。

(編輯:李暉 審覈: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