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端市場卷翻了,真我要如何破局?真我高管給出了答案

4月11日,realme真我正式發佈了新品真我GT Neo6 SE。作爲一款新鮮出爐的中端產品,真我GT Neo6 SE以新一代無雙屏爲主要賣點。

我們已經拿到了這款產品,並且做了首發評測,真我GT Neo6 SE在性能釋放、AI功能方面的表現,給小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我GT Neo6 SE發佈會結束後,真我循例組織了一次新品羣訪,受訪人仍然是我們熟悉的真我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徐起。雷科技受邀參與了羣訪,從而對新品以及真我未來的戰略動向,都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圖源:真我)

關於AI手機,真我要怎麼做?

毫無疑問,AI是當下最火熱的概念。在手機領域,AI浪潮席捲而來,各大品牌紛紛拿出了自己的AI方案。因此,我們自然很關注,關於AI手機,真我有哪些理解,並且會採取怎樣的策略。

羣訪中,徐起表示,AI是大勢所趨,而手機很可能是AI的最佳載體,不斷自我學習和迭代更新是AI手機的基礎能力。他認爲,AI手機的理想狀態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具備AI帶來的自主能力,根據用戶習慣做決策甚至主動制定計劃;另一個則是能夠給用戶體驗帶來改變,解放用戶。

隨着訪談的深入,徐起進一步系統性地闡述了真我在AI上的具體方向。他提出,真我產品的核心AI賽道分爲四個部分:智能助理賽道、影像創作賽道、高效便捷賽道和個性表達賽道。

從小雷的觀察來看,AI在真我手機上的應用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已經能看到部分落地的成果。

真我GT Neo6 SE發佈前,真我曾在3月召開了新一代無雙屏的技術溝通會,而新一代無雙屏的護眼方案,就採用了AI技術。相比於市面上主流的護眼技術,真我的綠野AI護眼的最大不同就是利用AI技術實現了主動護眼,即對人體狀態做出主動監測,並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整護眼模式。根據真我的說法,這個過程中,就涉及到了大模型等AI技術的應用。

綠野AI護眼構築起了新一代無雙屏的又一競爭力,無雙屏不僅用在了剛剛發佈的真我GT Neo6 SE上,後續GT系列機型也會一併搭載。

(圖源:真我)

而在真我GT Neo6 SE評測中,我們還體驗到了小布AI助手、利用AIGC實現的圖片消除等AI功能。這其實和徐起所說的核心AI賽道是相符的,比如,他認爲智能助理賽道,智能助手類的工具可以爲用戶提供決策,未來還可以和別的硬件結合;而在影像創作賽道,真我手機的圖片消除功能,已經能帶來非常出色的效果,有的後期圖片肉眼基本看不出AI的痕跡。

(圖源:雷科技)

徐起還透露,真我在AI方面正在加大投入。真我正在逐步建立AI相關的工作機制,內部建立了研發、產品、營銷三個維度的鐵三角。真我AI研發團隊已經有基礎人員,並且在不斷招納高精尖人才。通過這套機制,真我可以將營銷團隊從市場端洞察到的用戶需求反饋給研發部門,最後落地在產品上再推向市場,形成閉環。

總的來說,小雷認爲真我對於AI手機的認知和決策還是比較務實的,集中於讓AI技術和用戶實際場景結合,從而帶來能提升用戶體驗的AI功能。換句話說,真我的AI更接地氣,能讓用戶看得到、摸得着。這種策略無疑是明智的,對真我這種非頭部廠商而言,這樣可以降低試錯成本,並且讓AI成果快速轉化爲產品力。

性能向的真我GT系列,未來有哪些打法?

目前來說,真我的產品線主要分成GT、數字、V、Note這幾個部分。其中,V系列主打運營商線下市場,Note則面向海外低端市場,大家更熟知的是GT和數字系列,更強調性能的GT系列則更受極客向用戶關注。

實際上,真我GT產品線,內部還有更加細分的系列,包括GT數字、GT Neo、GT Neo SE。坦率說,更繁雜的系列劃分和更長的產品名稱,容易削弱產品本身的傳播度。這次羣訪中,徐起也坦承,GT系列的產品命名方式的確有些小瑕疵,後續考慮會做進一步的優化。

當然,在真我內部,對GT產品線不同系列的定位區分,還是相對清晰的。首先,GT數字自然面向高端、旗艦向市場,比如之前發佈的真我GT5 Pro;其次,真我GT Neo偏向2000元價位中端,之前的爆款GT Neo5就屬於這類產品;另外,GT Neo系列衍生出的SE,定位比Neo更低些,但仍然比較強調性能向賣點,只是價格門檻降到1500元左右。

總的來說,真我GT整個大系列,基本覆蓋到從1500元到4000元的價位段,涵蓋了千元機、中端機、次旗艦/旗艦市場。對於性能向需求的用戶,無論預算多少,基本都能挑選到自己心儀的產品。

在小雷看來,真我GT Neo6 SE就是真我2024年GT系列的一道開胃菜。它搭載了驍龍7+ Gen 3,這是一款中端甜點芯片,CPU架構和驍龍8 Gen 3如出一轍,很適合追求性能但預算相當不多的用戶。而且,從GT Neo6 SE的命名方式來看,後續大概率會有GT Neo6機型,小雷大膽猜測它會採用驍龍8S Gen 3。

(圖源:雷科技攝製)

關於真我GT系列的未來打法,徐起首先明確了該系列的性能向屬性,並且表示芯片是非常關鍵的。當然,他也表示,芯片不是手機品牌的獨家資源,本身無法構建起差異化優勢。爲此,真我的策略是打組合拳,比如優秀芯片+優秀屏幕+大功率快充,形成複合優勢,能夠有充分吸引用戶的產品亮點。

相比起性價比,真我更願意強調”質價比“。徐起表示,在市場競爭激烈、供應鏈成本上漲的大環境下,真我要堅定質價比的策略。在小雷看來,性能向且以線上渠道爲主的互聯網品牌產品,價格戰是非常兇猛的,真我GT Neo6 SE的1699元起的定價,充分證明了這個市場有多卷。當然,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這肯定是件好事,意味着較低的預算,也大概率能挑選到比較不錯的產品。

毫無疑問,國內已是全球範圍內競爭最激烈的區域市場,這就導致手機品牌在海外奏效的市場、產品策略,在中國市場則可能會水土不服。真我作爲在海外起家的年輕品牌,早已成功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

根據徐起透露的數據,真我海外和國內的銷量佔比大概是80%和20%。這一方面證明了真我出海策略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說明真我在國內市場仍有潛力可挖掘。

當然,高度內卷的國內手機市場,頭部效應很顯著,它們拿走了大部分的市場銷量,留給非頭部品牌的份額很少。不過,真我作爲面向年輕用戶的品牌,它更加聚焦。而且,真我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知名度和傳播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也就意味着,如果真我能持續卷產品、卷價格,讓爆款產品不斷出圈,那麼就能一直擴大品牌影響力,並且實現增長。

在小雷看來,真我GT系列一直以來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具有辨識度的設計、性能向的強配置和非常卷的價格,此次發佈的真我GT Neo6 SE就是集這些特點於一身的典型產品。

當然,中端市場上真我面對的競品有很多,近期一款接着一款登場的中端新機,也都表現出了很強的實力。在這種高強度對抗中的真我GT Neo6 SE,還能否成功突圍?就讓市場來給出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