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迴應“NASA未受邀參與月壤研究”:美方似乎忘了“沃爾夫條款”等美國內法存在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郭媛丹】6月25日,中國探月飛行器嫦娥六號成功返回地球,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當中國對航天合作持開放態度,其他國家從這一進展中受益時,美國方面卻表示未受到中國的直接邀請。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7月1日迴應稱,我們歡迎世界各國參與研究月球樣品,但不知道美國的科學家和相關機構會不會被本國政府允許參與對話交流合作。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中國政府對與世界各國開展航天交流合作始終持開放態度,美國缺位這一太空探索成就,完全是因爲美航天部門受反華政治和遏華戰略的毒害導致的主動缺位。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中國與法國、意大利、巴基斯坦和歐洲航天局合作開展從月球背面採集樣本的任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言人費斯·馬可上週表示,NASA並未受邀參與此次探月任務,也沒有收到中國的“任何直接邀請”來研究月壤樣本。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日迴應稱,中國政府對中美航天交流合作持開放態度。嫦娥六號任務向全球發佈了機遇公告,我們也歡迎世界各國參與研究月球樣品。美方似乎忘了“沃爾夫條款”等國內法的存在,不知道美國科學家和相關機構是否會被本國政府允許參與對華交流合作。

“爲什麼中國的太空派對不包括華盛頓?”美國政治新聞網以此爲題的報道也指出,美國未被邀請的一個原因可能是美國國會的一項法律阻礙了與中國建立任何潛在太空合作。該法律正是“沃爾夫條款”,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該法律,禁止NASA在未經特別批准的情況下與中國或中企展開合作。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志剛6月27日曾迴應“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樣本”的提問。他表示,在同美方開展航天領域合作交流上,中國一直持開放態度,中方曾經與美國建立過地球科學、空間科學的航天合作工作組,也曾與美國政府建立民用航天對話機制。應美方要求,中方還建立了中美火星探測器軌道數據交換機制,便於雙方共同對探測器碰撞風險進行評估,以保證雙方的火星探測計劃能順利、持續進行。

“您問到美國科學家會不會希望共同參與我們月球樣品的探索。我相信他們是希望的。”卞志剛表示,美國的“沃爾夫條款”阻礙了中美兩國正常的航天交流,但無法阻礙中國航天快速發展的步伐,“如果美方真的希望能跟中國開展正常的航天交流,我覺得他們應當採取切實的措施清除障礙。”

2023年11月,NASA曾尋求國會在“沃爾夫條款”上“開綠燈”,允許研究人員申請獲取中國嫦娥五號採集到的月球土壤樣品,理由是該樣品具有“獨特價值”,且位於NASA尚未採樣的區域。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問題專家卓華7月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NASA或許會再次尋求國會‘開綠燈’以便與中國航天部門開展合作,參與到最新月球樣品的研究中。但隨着中國航天探索提速,這隻會讓‘沃爾夫條款’成爲美國絆腳石的角色更加突出。”

卓華表示,“沃爾夫條款”是在美國着手防範中國的背景下出臺的,本意是要通過技術封鎖遲滯中國崛起,但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通過自力更生已走在世界前列,這一法案不僅沒有實現當年挑事政客的初衷,如今反而因爲阻斷中美航天交流,束縛了美國自己的航天進步。

在中國探月突破引發全球矚目的同時,停靠在國際空間站“下不來”的美國“星際客機”飛船正令外界擔憂不已。“在這種背景下,美方心態比較複雜,一方面一向以國際科技‘領頭羊’自居的美國各界,要面對中國航天領域科技成就的現實,甚至還要面臨有求於中國的窘境,相關部門甩鍋推諉責任;另一方面不忘貶低看衰中國的航天成就和發展,窘態百出。”卓華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