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力拚數位轉型、降本增利

高爐鍊鐵智慧平臺彙整生產相關資訊、數據,並開發及導入27個AI模組,操作人員更能精準掌握高爐狀態。圖/中鋼提供

國內鋼鐵龍頭中鋼是一貫化作業鍊鋼廠,2016年就成立智能產銷推展委員會,2017年建立AI研究團隊專責技術研發,今年更成立「數位轉型推動小組」,在營運、生產及設備等三大領域規劃智能化系統,從鍊鐵、鍊鋼、軋鋼等製程陸續導入AI智慧製造成功案例,以提升公司產銷設施及經營管理韌性。在大力推動數位轉型之下,中鋼近年來已完成133項專案,創造的年效益高達12億元。

中鋼指出,高爐設備是包含氣、固、液三相物料的高溫鍊鐵反應器,執行一貫作業鋼廠鐵水生產任務。過去受限高爐高溫環境,生產操作經驗難以描述及量化,而中鋼貳號高爐2020年7月展開大修時,將突破傳統量測能力的智能化感測器建置於爐殼上,可將所蒐集的影像、溫度與應變等量測數據,經由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機制,轉化成高爐操作有用的寶貴資訊與數據,並於「高爐鍊鐵智慧平臺」呈現,亦開發27個AI模組,精準掌握高爐狀態及即時調適生產,每年可降低成本2.35億元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134萬公噸。

在鍊鋼製程方面,中鋼自行開發盛鋼桶AI影像辨識系統,採用攝影機串流影像作爲依據,將轉爐工場裝載鋼液的盛鋼桶納入人工智慧,可達98%以上的正確辨識率,大幅增進鍊鋼製程效率。此外,中鋼在軋鋼製程整合大數據資料,並投資近5,000萬元在第二熱浸鍍鋅產線導入智能化系統,達到動態製程參數調整、產品品質優化、降減成本等三大目的,累計效益達1.1億元以上。

爲持續提升企業競爭力,中鋼全力落實「降本增利」方案,年初原設定今年全年度目標爲51.9億元,6月調整目標至62.3億元,截至8月底,已節省52億元成本。

面對全球嚴峻、艱困的大環境及挑戰,中鋼全面展開二軸(高值化精緻鋼廠及發展綠能產業)及三轉(數位轉型、低碳轉型、供應鏈轉型)工作,秉持「鋼鐵產業共存共榮」理念,透過「以大帶小」模式面對低碳轉型挑戰,結合上下游鋼鐵業者共同打造低碳供應鏈,與客戶攜手落實低碳轉型,共創永續價值朝專、精、強的智慧精緻鋼廠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