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盤價 下游廠反應兩極

而螺絲螺帽、鋼線鋼纜及手工具業等相關廠商則認爲,棒線跌幅不夠,但可降低進料成本,還可接受。

受歐美鋼價走揚與大陸寶鋼、鞍鋼及本鋼10月盤價維持平盤、以及韓國浦項調漲10月鋼價激勵,中鋼10月內銷盤價全面持平,棒線、鋼板產品則受浦項遭受風災影響,生產與供貨都受到影響,加上大陸、東南亞鋼廠紛調漲線材產品價格等因素激勵,因此季盤產品降幅縮小。

鍍面大廠燁輝等相關鋼廠表示,中鋼熱軋開平盤符合預期,因再繼續跌價,也不是市場所樂見,只要市場能建立信心,就有助於需求加速回溫,中鋼開平盤後,應有利於接單,現在先求穩定,再求向上發展。

裁剪業認爲,伴隨美元升值、臺幣大貶,進口熱軋成本與加工成本激增,不利於接單,因此現在必須衡量進口貨是否符合成本,如果不符成本,就直接購買中鋼產品,對接單比較有利。

制管業認爲,目前下游庫存仍偏高,且中鋼的熱軋產品仍較進口貨價格高,對接單較爲不利,建請中鋼協助下游客戶去化庫存和降低成本,纔有助後市接單。

臺灣螺絲公會理事長蔡圖晉則說,中鋼棒線每公噸只降2,000元,與盤元要求降3,000元目標,尚有差距,但多少仍降低業者成本。至於新臺幣貶值,最近景氣差不好接單,暫時難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