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誕生首個原油產量超億噸海上油田

中國最大海上自營油田累產原油破億噸。

6月23日,界面新聞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下稱中海油),中國海上最大自營油田——綏中36-1油田累計生產原油突破1億噸,成爲中國第一個生產原油超億噸的海上油田。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春生介紹,1億噸原油相當於去年中國原油產量的一半,可供千萬級大型城市人口使用約20年。去年中國原油產量達2.08億噸,同比增產超300萬噸。

綏中36-1油田位於渤海灣北部,於1993年投產,高峰年產原油超500萬噸,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超3億噸,目前擁有24座海上平臺、545口油水井,日產原油超8900噸,是中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渤海油田的主力油田。

去年,渤海油田年油氣當量超3680萬噸,擁有50餘個在生產油氣田、近200座生產設施。

綏中36-1油田地處北緯40度冰區,屬於稠油油田,開採面臨冰凍期和原油流動性差的雙重挑戰,曾被外國專家稱爲“向21世紀新技術挑戰”。

中國海油首創注水強採稠油開發技術,採用反九點法注採井網,在工藝、防砂等方面進行技術引進和革新,攻克了海上稠油開發這一世界級技術難題。

經過30多年的開發生產,綏中36-1油田已開採區塊的採出程度高達33.9%、整體含水率超過91.8%,油田人員對現有生產動態資料分析發現,地層中仍分佈着較爲豐富的剩餘油儲量。

爲進一步挖掘油田潛力,中海油工作人員結合高採出程度、高含水的“雙高”特點,部署實施綏中36-1油田二次調整項目,通過新建1座中心處理平臺、2座井口平臺,設計加密部署81口開發井,進一步釋放產能,助力老油田擴能增產。

據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遼東作業公司總經理許建軍介紹,綏中36-1油田二次調整項目是目前中國海上實施的規模最大的二次調整項目,2022年7月開工建設,並於2024年2月順利投產,截至目前已累計貢獻原油產量超20萬噸,預計全年可釋放產能100萬噸。

據中海油介紹,作爲中國自營勘探開發的第一個海上現代化油田,中國海上第一口水平分支井、第一口同井抽注井、第一個天然氣回注減排增油項目、第一個油田綜合調整項目均在此油田上完成。

今年一季度,中國海油(00883.HK/600938.SH)實現淨產量1.8億桶油當量(約合2500萬噸),同比增長9.9%。今年全年,該公司油氣產量目標爲7億-7.2億桶油當量(約爲1億噸)。

近年,海上原油已經成爲中國原油增量的主力,連續四年佔全國原油增產量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