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成最大存量市場 汽車後市場蘊藏逾萬億黃金

汽車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相關報告預測中國汽車保有量有望在2025年前超過美國,成爲全球保有量最大市場。屆時,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將達到1.7萬億元規模。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汽車產業正由成長期邁入成熟期。隨着汽車保有量及車齡持續增長,“後市場”迎來蓬勃發展期

汽車報廢不再“論斤賣”

汽車後市場圍繞使用過程的各種服務,主要包括汽車金融、汽車租賃、汽車用品二手車交易、汽車養護與維修、汽車報廢等,被看成汽車領域的“黃金產業”。

天風證券指出,按照歐美日(參數丨圖片)等成熟市場的規律,每輛車生命週期的使用成本約爲車價的2至3倍。在汽車產業鏈中,汽車後市場的利潤來源穩定,約佔汽車產業鏈總利潤的60%至70%。

公安部交管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65億輛。其中,汽車2.75億輛,佔機動車總量的75.34%。69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12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300萬輛。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的城市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個。北京汽車保有量超過600萬輛,成都汽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重慶、蘇州、上海汽車保有量均超過400萬輛。

相關市場人士表示,按照海外市場用車經驗,車齡超過5年後將迎來大型維修保養高峰期。汽車後市場正成爲新的產業發展焦點和投資熱點之一。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2月10日表示,促進商品消費方面,將着力推動擴大重點商品的消費,其中要積極發展汽車養護、維修、保險、租賃等汽車後市場,暢通新車、二手車、報廢汽車的流通循環

以報廢汽車業務爲例,今年9月1日起實施的《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將曾經統一報廢處理的汽車零部件劃分爲“五大總成”及其他零部件進行拆解回收、循環利用,不再像以往“論斤賣”,改變了一輛報廢車只賣幾百元的現象。這不僅能提高車主報廢機動車的積極性,也能一改報廢車回收拆解企業“吃不飽”“收車難”的局面。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汽車回收數量195.1萬輛,回收率僅爲0.75%,遠低於歐美等市場3%至5%的汽車報廢回收率。業內人士認爲,上述細則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報廢車輛價值,回收企業將依據報廢車輛的車況對報廢車輛重新定價,實現“一車一價”、精準回收。汽車拆解市場有望成爲千億元級市場。

上市公司積極佈局

12月11日,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直言,“零部件企業規模相對較小,這幾年由於給整車配套難度增大,很多零部件企業轉向了汽車後市場。汽車後市場未來空間很大,利潤不比給整車配套低。”

面對汽車後市場的巨大投資機會,不少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及互聯網企業積極搶佔“風口”,相關上市公司積極佈局。

例如,冠盛股份表示,近年來中國市場汽車保有量穩步增長,汽車後市場的需求與汽車保有量及車齡緊密相關。汽車保有量越大,車齡相對越長,需要修理的車越多。售後市場的零部件需求越大,汽車維修所需的零部件需求將迎來持續增長。公司正着力開拓國內相關市場。

福田汽車表示,除研發、生產、銷售商用車外,公司爲客戶提供汽車後市場服務,圍繞客戶全生命週期業務經營,包括快修服務、配件服務、運營金融/保險服務、後市場車聯網等。目前,公司已形成集整車製造、核心零部件、汽車後市場爲一體的汽車生態體系

道通科技稱,公司研發方向緊緊圍繞汽車後市場的智能診斷、檢測分析儀系統及汽車電子零部件等產品。未來將繼續把握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新能源三大方向,加大在相關領域的研發投入,豐富產品類別和系列,提升產品技術水平、質量和可靠性。

國內最大的汽車經銷商廣匯汽車表示,我國汽車後市場空間越來越大。公司將在保持新車銷售業務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加快汽車後市場業務的發展,繼續完善汽車銷售服務生態圈

天奇股份表示,公司循環產業遵循“一體兩翼”的戰略佈局,依託於公司現有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業務及與合作方構建的全國性銷售體系,開展汽車核心零部件再製造業務及電池回收再利用業務。公司初步形成了“回收—拆解—再製造—銷售”的產業鏈。公司將順應汽車回收拆解行業政策,充分挖掘汽車後市場產業鏈價值,着力構建汽車全生命週期產業鏈閉環

安車檢測表示,公司將充分發揮行業主導地位的優勢,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切入檢測站運營及相關汽車後市場。

數字化引領產業升級

在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汽車後市場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當前,汽車後市場存在不少痛點,如高度分散、競爭不規範、產業效率提升速度較慢、服務標準需要進一步探索、消費者對後市場服務企業的認知度信任度不高等。

相關行業專家認爲,推動產業升級、數字化整合及提升已成爲行業不可逆轉的趨勢。汽車後市場的服務將從汽車本身向外延伸,特別是一些基於新經濟、新技術的增值服務。

數字化時代給汽車後市場帶來廣闊發展空間,也對市場參與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於汽車後市場的發展,德勤建議,在數字化發展趨勢下,企業要積極探索新渠道模式,做強縱向整合,積極探索數據變現新機會。同時,要在做好數字化、標準化驅動能力升級的同時,積極尋求供應鏈平臺賦能,鞏固非標類業務等。

面對行業迭代升級加速、新模式層出不窮、價值鏈分工和地位不斷變化的趨勢,“迴歸後市場商業本質,在資源整合基礎上的終端用戶服務品質和體驗將是永恆的制勝關鍵。”德勤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