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源者數量居世界前列 從開源大國邁向開源強國

本報記者 吳清 北京報道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開源技術正成爲推動經濟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關鍵力量。

9月25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在“開源賦能產業,生態共築未來”爲主題的2024開放原子開源生態大會上看到,華爲、騰訊、阿里雲、科大訊飛、浪潮、軟通動力等國內各領域龍頭企業齊聚一堂,據悉,本次大會通過1場開幕式、15場專題論壇以及大型開源生態交流區,共同探討開源賦能各領域創新的有效路徑,洞悉產業發展脈搏。

在大會現場,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開源體系建設,國家軟件發展戰略和“十四五”規劃綱要作出重要部署,爲我們凝心聚力、共促開源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近年來,我國紮實構建國內開源體系,設立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社區培育、行業推廣應用等方面開展一系列有益實踐,取得積極成效。

據其介紹,目前我國開源參與者數量、增長速度均位居世界前列;開源歐拉社區匯聚貢獻者2萬餘人,用戶數量超過350萬人;開源鴻蒙項目吸引340餘家生態單位共建,搭載設備數量超過9億臺;木蘭中文開源許可協議實現國際通用。

開源重要性凸顯 中國開源者數量居世界前列

聚焦軟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開源生態的構建正變得愈加重要。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快繁榮開源生態,提高產業集聚水平,形成多元、開放、共贏、可持續的產業生態。

在此背景下,包括南方電網、麒麟軟件、浪潮集團等央國企作爲國民經濟的支柱,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紛紛加入到開源生態的建設中來,快速構建協同轉型平臺,通過生態共建助力企業成長並深化場景應用,深入擁抱最新技術提升企業數智化能力。

記者梳理後發現,自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2020年6月成立以來,華爲的openEuler、華爲投資的OpenHarmony、阿里巴巴的龍蜥(OpenAnolis)、騰訊的OpenTenBase、百度的超級鏈(XuperChain)、浪潮的ZNBase等陸續宣佈成爲開源平臺。

華爲雲副總裁、華爲雲戰略與產業發展部總裁黃瑾對記者表示,開源非常重要,因此我們積極地擁抱開源,回饋開源,我們發起了20個主流的開源項目,在全球120多個主流的開源社區裡,我們積極貢獻,並在全球主流的開源基金會裡承擔着重要的角色。

阿里雲智能集團副總裁,阿里雲市場營銷總裁劉湘雯則告訴記者,在AI時代,其面向AI時代的開發者做了整個全站技術的重構,爲每一個模型和應用提供高性能和高效算力服務和開發體驗的服務。2022年其還和中國計算機協會的開源委員會一起發起了大模型的社區,如今已成爲中國最活躍和最大的社區之一,每天有690萬的開發者的用戶在社區上。

據深圳開鴻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研發體系總裁王皓介紹,公司突破了一系列圍繞OpenHarmony操作系統的底層根技術,已經產出了國家發明專利400多項,並且從成立的第一年以來及其每年都佔據OpenHarmony代碼社區貢獻第一的位置,累計已經向開源社區貢獻了410萬代碼。

軟通動力集團董事黃穎認爲,回首全球開源事業的發展,至今經歷了啓蒙、成長和繁榮三個階段,從1983年創立的自由軟件基金會爲開源軟件奠定了基礎,到20世紀90年代的快速成長期,爲開源社區提供了豐富的軟件資源,也讓開源的理念深入人心。

隨着互聯網和全球化的推動,2010年前後,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企業參與開源,現在開源已經成爲全球數字生產發展的核心要素,有超過90%的公司都在使用開源(產品、平臺)。

同時,政府在推動開源生態建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國內各地政府正積極擁抱開源模式,將其深度融入當地的產業發展之中,加速產業的創新與升級。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共29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在相關政策文件中明確支持開源發展,各政策主要聚焦於開源項目和社區、開源人才、開源平臺等,其中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地在開源生態建設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全球開源生態洞察報告(2024年)》顯示,目前開源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從科技創新、產業開放、國際合作、社會公共四方面全面賦能數字社會高速發展。同時,開源生態持續突破圈層並實現邊界滲透,在項目、技術、區域、社會四方面實現突破。比如在項目方面,全球開源軟件項目穩定增長,總規模突破4億個。2023年GitHub託管倉庫已達4.2億個,新增倉庫7300萬個,增長率達21%。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理事長兼秘書長程曉明現場表示,開源在這個充滿創新與變革的時代,已經成爲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我們都是開源的受益者。同時,有越來越多的組織、企業和個人,都在積極參與開源、貢獻開源、回饋開源,爲開源生態的繁榮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加強開源體系建設 把軟件的根留在中國

開源,是技術創新的催化劑,也是全球協作的橋樑。它打破了地理和文化的界限,讓世界各地的開發者能夠共同參與到軟件和技術的創造與改進中。

黃瑾認爲,在智能時代生態非常關鍵,爲此要共築智能時代的生態,打造好統一開發者的平臺,實現共贏發展。未來5年公司要着力打造一些平臺,首先要打造以鯤鵬和昇騰爲核心的計算生態,爲世界計算領域提供第二個選擇。其次就是打造鴻蒙原生的應用生態,爲世界提供第三個移動操作系統,同時在華爲雲上也會打造一個統一面對所有開發者的平臺。

在開源生態的快速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現實困難和挑戰。

在各個龍頭企業紛紛牽頭建立自己的開源平臺的同時,有一些人開始擔心,是否會在將來形成各大企業的開源生態各自封閉運營的局面,影響未來整體開源生態的發展。對此,一位國內開源平臺的運營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倒不用太擔心,因爲各家平臺的優勢和側重點會有不同,現在還是在開源生態的培育階段,其實需要更多的參與者和開源平臺涌現出來,先把這個市場蛋糕做大,把開源生態先推廣開和繁榮起來。

不過,《全球開源生態洞察報告(2024年)》指出,如今的全球開源風險確實比之前更加複雜,風險治理尚不完善。全球開源安全、供應鏈、合規等風險在行業應用過程中日益加劇。最新一年在全球84%的代碼庫中包含至少一個已知開源漏洞,其中有74%是高風險漏洞。此外,通過調研發現,企業當前開源治理能力相對薄弱,亟須戰略性規劃和制度指導。

針對目前國內開源生態的現狀,王皓對記者表示,沒有根的繁榮都是暫時的。“中國有4300萬名會寫代碼的程序員,近千萬名專職的軟件工程師,目前卻沒有自己的操作系統的根,基本用的都是微軟和蘋果(系統),所以在萬物智聯的時代,在推動中國數字化建設過程中,舊的操作系統和新的需求間有一個GAP(空白),這是我們最佳的切入時機,我們不缺技術,希望大家都能參與到開源生態中來,一起爲中國的數字化建設作出貢獻,在萬物智聯時代,把中國軟件的根留在中國。”王皓說。

金壯龍強調,加強開源體系建設對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應用牽引、創新驅動、生態培育,夯實開源發展根基,充分釋放發展潛能,賦能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對於未來開源生態的建設,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中國已成爲開源大國,如今有望從開源大國走向開源強國。爲此,他建議在政策上引導高校系統地推進開源教育,從全球視野謀劃人才培養方式,激活國家創新動力,要統籌規劃建立完善的產學研用一體化開源人才培養體系,培養更多的大學生開發者參與到開源社區貢獻當中,以支撐國家發展需要和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中國開發者要與世界開發者協同,使用開源、參與開源、貢獻開源,爲世界科技創新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編輯:張靖超 審覈: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