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帶來機遇(國際論壇)

馬克森修斯·桑博多

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人爲設置貿易壁壘將加大世界經濟碎片化風險。各國只有積極參與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合作,在此基礎上努力打造自身競爭優勢,才能實現互利共贏、共同進步

當前,人類面臨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實現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需要各國持續推進能源轉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依然存在巨大缺口的背景下,中國持續供給優質新能源產品,有助於全球能源轉型,爲各國綠色發展提供重要機遇。

可再生能源是實現全球能源和氣候目標的關鍵。國際能源署今年發佈的報告顯示,爲實現氣候變化目標,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需至少達到1.1萬吉瓦。在此前提交的194份國家自主貢獻中,只有14份明確設定了2030年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目標,總計僅爲約1300吉瓦。這表明,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缺口大、潛力足、前景廣。

國際能源署報告指出,中國對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貢獻超過一半,爲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可再生能源迅速發展爲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強大動力。過去10年,全球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於中國創新、中國製造、中國工程。

國際社會應該客觀公正看待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成就。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制定了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易事,需要大力推動產業發展,比如需要發展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發電、建設更靈活的電網等。這些都需要系統規劃、持續投入。

當前,從技術水平、產業規模和競爭優勢看,中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格局中佔據重要地位。中國持續推進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有助於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對世界是利好消息。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達120.3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各國受到消費者歡迎,但個別國家的政客卻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增設貿易壁壘。這種做法是有害的,不僅不利於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也將阻礙有關國家通過國際產業合作加強自身比較優勢。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人爲設置貿易壁壘將加大世界經濟碎片化風險。各國只有積極參與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合作,在此基礎上努力打造自身競爭優勢,才能實現互利共贏、共同進步。

印度尼西亞從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中受益匪淺。來自中國的太陽能光伏產品推動了印尼綠色電力推廣,印尼企業正在和中國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相關合作,形成了一定產業規模。堅持開放發展,依靠自身資源和國際產能合作,印尼將成爲新能源汽車及電池行業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參與者。

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對世界是機遇,不是威脅。中國在推動全球能源轉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當前,世界各國有大量機會和途徑開展合作,共同提高競爭力,實現互利共贏。

(作者爲印度尼西亞國家研究創新署高級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20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