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崑曲大師張繼青逝世 享壽83歲

張繼青演出崑劇《離魂》劇照。(圖/搜狐網)

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崑曲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名譽院長、崑曲表演藝術家張繼青先生逝世,享壽83歲。

張繼青1939年出生在浙江嘉興烏青鎮(今烏鎮),她是家中長女,原籍上海浦東。抗日戰爭爆發後,一家老幼逃難至蘇州以南的這個古老小鎮,但仍遭日本軍隊侵襲,她就在兵荒馬亂的避難中出生。在戰爭年代她跟隨家人四處飄零,直到要上學堂報名,才請人正式取名「憶青」,有記住出生地烏青鎮的意思。後來,她成爲中共建國後培養的第一代崑劇演員,師承屬「繼」字輩,改名「繼青」。

張繼青生於戰亂年代,受到正規教育極少,其個性謙和恬淡,受到數十位名師的指導,最後終成崑曲藝術的一代大師。(圖/鳳凰網)

張繼青的祖父是「蘇灘」(蘇州灘簧,現稱蘇劇)藝人,一家人曾組「張家班」以跑碼頭賣藝爲生。張繼青自幼耳濡目染,但因戰亂緣故,直到14歲纔開始學習戲曲。1952年,張繼青前去照顧在上海民鋒蘇劇團的姑媽,並在劇團打雜,後來慢慢學唱劇團裡的小角色,自此開啓了她的藝術人生。

1953年,爲扶持地方戲劇,蘇州市文聯把民營的上海民鋒蘇劇團接到蘇州,改名爲江蘇省蘇崑劇團。在這裡,張繼青邊唱邊學,博採衆家之長,對戲劇表演的理解逐步提升,漸漸成長爲劇團新生代當家小花旦。

1956年 ,崑曲名家俞振飛爲了提攜後輩與張繼青合演《白蛇傳-斷橋》,年僅18歲的她絲毫不怯場。北昆名家韓世昌、白雲生等看後稱讚說,張繼青很可能成爲未來的「崑劇梅蘭芳」。

張繼青一生謙和恬淡,更沒想過要成「角兒」(名演員)。她自稱書讀得少,老師講戲曲理論與人物內心,都是聽得似懂非懂,很多道理是後來才漸漸悟道。她不認爲自己有天賦,但她確實從一開始就是同伴中的佼佼者。雖未正式拜過師,但幸運地先後得到尤彩雲、沈傳芷、姚傳薌、俞錫侯等數十位名師的指導,最後終成崑曲藝術的一代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