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爲什麼愛吃白菜,幾千年來經久不衰

全文共2240字 | 閱讀需11分鐘

翠玉白菜是臺北故宮三大鎮館之寶之一。瑩白青翠的白菜和菜幫上的蟈蟈和蝗蟲渾然一體,相映成趣。作爲玉雕的主角“白菜”,原產中國,它四季常青,產量巨大,營養豐富,葷素皆可,在民間一直被視作“看家菜”,廣受歡迎,喜聞樂見。

本土原產 歷史悠久

白菜屬於十字花科蔬菜,是土生土長的原住民。西安的半坡遺址出土過距今7000年曆史的白菜籽。《詩經•穀風》中有“採葑採菲,無以下體”的詩句,“葑”和“菲”說的是白菜和蘿蔔,說明當時已經普遍種植這兩種蔬菜了。

白菜古稱“菘(音sōng)”,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指出:“菘菜似蕪菁(wújīng),無毛而大。”北宋科學家蘇頌的《圖經本草》描寫:“菘,舊不載所處州土。今南北皆有之。……揚州一種菘,葉圓而大,或若箑,啖之無滓,決勝他土者,此所謂白菘也。”表明白菜在大江南北相當接地氣了。

陸游的祖父陸佃在《埤雅》解釋:“菘,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鬆之操,故曰菘,今俗謂之白菜。”宋朝百姓喜歡吃一種叫“黃芽”的白菜,《夢樑錄》記載:“黃芽,冬至取巨菜,覆以草,即久而去腐葉,以黃白纖瑩者,故名之。”白菜經歷千年,生生不息,對新生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喜愛它的吃貨自然源源不斷。

營養豐富 性味甘平

白菜樸實無華,營養豐富。白菜含多種有益人體的元素。其中維生素 C、核黃素的含量比蘋果、梨的5倍和4倍。鋅含量也比肉類要高。

白菜富含維生素C,能夠提高機體抵抗力,民間以白菜乾根、紅糖、薑片和水煎煮,用來治療感冒。白菜所含的果膠能夠排除人體多餘的膽固醇,保護心血管健康。白菜本身熱量極低,適合老年人和肥胖者經常食用,起到減肥保健的作用。白菜膳食纖維較多,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和排泄,民諺有云:“魚生火, 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

清代醫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提出:“白菜汁,甘溫無毒,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中醫將白菜用於治感冒、發燒、支氣管炎、咳嗽、便秘、小便不利、凍瘡等病症有不錯的療效。藥食同源的白菜,加深了它的親和力和威染力。

高產耐蓄 易於烹飪

人們愛吃白菜,還有其它因素。白菜是典型的高產蔬菜。白菜一般每畝產量可達萬斤。和其它葉菜不同,白菜的貯藏期可達5個月以上,製成泡菜或酸菜,保鮮期會進一步延長。

北方氣候寒冷,乾燥低溫,不適合葉菜的生長,而白菜喜冷耐寒,適合北方生長。它耐貯量大,質優價廉,是北方廣大地區百姓過冬必備的三大當家蔬菜之一。秋菜冬貯,始於周朝。《周禮》稱:“仲秋之月,命有司趣民收斂,務蓄菜。”這一傳統延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冬貯蔬菜中,白菜是必不可少的品種。如今,溫室種植大行其道,冬貯白菜漸漸成了人們的回憶。

白菜味道鮮美,深受食客認可。南北朝時期,南樑使者去洛陽辦差,北魏宣武帝元恪讓使者帶回一船白菜,供南樑皇室品嚐。南樑皇太子蕭統贊曰:“周原澤洽,味備百羞。”清朝文人王士雄在《隨食居飲食譜》中點評:白菜“葷素咸宜,疏中美品。”這話恰如其分,合情合理。

白茶由內到外,老嫩不一,分層烹飪,別具風味。菜頭全是嫩葉,適合熬煮,做成“白菜氽丸子”、“海米熬白菜”、“涮白菜”等。白菜去掉最外層菜幫,內幫做菜,因層制宜。二三層質地細嫩,拿來切丁,和肉餡拌在一起,是包餃子、做包子的上好餡料。四五層含水量高,直接用作葷菜墊底,如“蒸丸子”、“水煮牛肉”等。菜心新鮮爽口,能做“鮮蘑扒菜心”、“拌白菜絲”、“泡菜”等,北京人愛吃的“芥末墩”就是用白菜心做的。靠着吃冬貯菜積累起來的感情,外加花色百變的吃法,人們對白菜愈發難捨難分。

底蘊深厚 趣事不斷

文人雅士自詡高潔,甘於清貧,這與白菜外剛內柔的形象不謀而合。南朝文學家周顒曾在南京鐘山隱居,常年素食維生。文惠太子蕭長懋問:“菜食何味最勝?” 周顒回答:“春初早韮,秋末晚崧。”和周顒有共識的是唐朝食療家孟詵,他在《食療本草》中記述:“菘菜,治消渴,和羊肉甚美。其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氣治嗽。”冬天吃羊肉燉白菜,好吃又暖身,無比受用。

文學家的韓愈避謗外放,轉任洛陽。一年冬天,孟郊、盧仝冒雪來訪,韓愈用儲藏的白菜和新挖的冬筍加湯慢燉,衆人品嚐後讚不絕口,韓愈賦詩讚曰:“晚菘細切肥牛肚,新筍初嘗嫩馬蹄。”北宋文豪蘇東坡也對白菜青睞有加,他感嘆:“白菘類羊豚,冒土出熊蹯。”他把白菜吃出了羊羔和熊掌的味道。

除了詩文,白菜還出現其他藝術作品中。吳昌碩爲自己畫的白菜題跋:“咬得菜根,定天下事何不可爲?然這菜根辣處亦難咬,卻須從難咬處將去。”畫作和題跋將白菜昇華爲一種人生哲理。翠玉白菜是清末瑾妃的嫁妝,擺放在永和宮。白菜清翠無瑕,象徵新娘的純潔,蟲子寓意多產,祝福婚後多子多福,玉石無價,表明孃家實力雄厚。白菜內涵豐富,人們自然愛不釋手,雅俗共賞。

《道德經》雲:“治大國若烹小鮮。”普通百姓眼中白菜是賴以果腹的家常蔬菜,猶如“烹小鮮”, 有志之士心中白菜是直抒胸臆的情感紐帶 ,恰似“治大國”。兩者完美結合,表現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高雅清靜的精神追求。白菜,種它,買它,盤它,準沒錯。

參考資料:

【1】鄭貞富 《白菜在中國古代的趣味歷史》

【2】無 名 《再識百菜之王——大白菜》

【3】樸 書 《亦食亦藥話白菜》

【4】蕭子顯 《齊書•周顒傳》

【5】無 名 《食白菜話養生》

【3】徐廷華 《文人畫家們的“白菜情結”》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