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汽油研發成功,每升成本不到3塊!爲啥國家遲遲不推廣?

前言

油價又上漲了!4月16日,我們國內又迎來新一輪油價調整,92號汽油已經步入了“8元時代”,平均價格漲至8.3元/升,95號汽油直接逼近9元/升。

出行成本的增加,這對於燃油車車主來說,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但早在2017年的時候,我國科學家就已經攻克了“人造汽油”的技術,每噸成本僅要4300元左右,算下來一升還不到3塊。

技術在手,成本又低,可爲何幾年過去了,如今遲遲不見推廣?背後有何原因?

三大好處

加油站裡的汽油,都是從天然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現有石油,纔有汽油,可我國並不是石油大國,所以想要汽油,還得大量進口石油原油。

“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大家都知道卡塔爾、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吧,他們的石油最爲豐富,靠賣原油他們成爲了國際上十分富裕的國家。

2023年,我國實際消耗的石油總量約爲72648.8萬噸,其中有56399萬噸依靠進口,對外依賴度高達77.63%。

如果能解決人造汽油技術的問題,就會大量減少我國對石油原油的依賴,長遠來看,對我國是十分有利的。

天然汽油是從原油當中提煉而來,在汽車行駛中,天然汽油是會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加碳排放,助長全球氣候變暖。

但人造汽油則是由二氧化碳和氫氣合成而來,本就是對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每生產一噸的人造汽油就要消耗掉4.3噸的二氧化碳。

與此同時,在汽車行駛中,使用人造汽油,汽車不但不會排放尾氣,還能產生二氧化碳進行循環二次利用,堪稱“潔淨能源”,這也是人造汽油的一大優勢。

另一個優勢就是價格了,上面提到,人工合成的汽油一段成本才4300元,每升成本不到3元,即便通過加價銷售到車主這裡,也會比天然汽油要便宜。

最重要的是,人造汽油不僅便宜,利用率還高,由於液體雜質少,流動性強,品質高,對車的磨損也小。

節約成本不說,還環保,對車好,這簡直就是燃油車車主的“夢中情油”,可爲何這麼好一項“造福社會”的技術,遲遲得不到推廣應用呢?

技術更新

最早,人造汽油的技術是一個英國科學家突破的,2011年,他研製出一種“液態氫化物”,一經燃燒,主要產生水,以及很少量的二氧化碳。

如果應用到汽車上,那就是清潔能源,而且成本低至2.8元每升,是很理想的一種汽油能源。

但直到現在這個技術還沒有被應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這種液態氫化物裡,主要物質氫穩定性太差,稍有不慎,可能會引發爆炸。

危險性非常高,對運輸儲存來說,是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弊大於利,所以,這位外國科學家的技術就此被擱淺。

但到了2017年,我國科學家在二氧化碳中加氫,得到了升級版本的“人造汽油”,完美解決了運輸中“易燃易爆炸”的難題。

這份科研成果,還登上了國際科研雜誌,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人多人的廣泛討論。

既然運輸和儲存難點被攻破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我們距離“量產人工汽油”不遠了?

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無奈,因爲這項技術,又製造其他量產難點,而且還不止一個,三大問題不解決,人造汽油就只能是“紙上談兵”,很難成爲現實。

究竟是什麼難題,7年過去了,有沒有什麼新的進展?

量產難題

據瞭解,我國科學家研發的人造汽油,每生產一噸油消耗掉4.3噸的二氧化碳和0.6噸的氫氣。

想要量產,第一步就是原料收集,有了足夠量的二氧化碳和氫氣,我們才能看到量產的希望,難就難在二氧化碳的收集和氫氣的分解上。

二氧化碳我們並不陌生,我們的一呼一吸,植被的燃燒,汽車尾氣和工業排放等,都是其主要來源,想要對其進行利用,就要有效的收集並儲存下來。

捕獲二氧化碳,還是一個很新的科技領域,我國雖然目前掌握了一定的技術,也有實驗投產基地,但後續封存和提純等,還有着不小的技術難度。

最主要的原料收集不來,儲存難,就把人造石油堵在了出發點這裡,另一原料氫氣的來源,也不容易。

制氫技術我們國家掌握的還是十分先進的,原來是淡水制氫,可水資源寶貴,我國又研發了海水制氫,發展還算順利,目前在我國海域,已經投建了不少制氫設備。

但是仔細想一下,二氧化碳主要在內陸,而氫氣又誕生在海上,想要兩種氣體結合,還有一個運輸環節,不管選擇哪一樣運輸都比較困難。

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是第一座大山,後續運輸就是緊接着的第二座大山。

還有第三座大山,那就是用電,如果前邊的問題都解決了,所有的設備都生產出來了,可以順利投入使用,接下來就是用電驅動設備人工合成汽油。

據瞭解,合成過程十分複雜,設備用電量很大,電能利用率只有16%,電耗非常高,十分不划算。

同樣是100度的電,如果用在新能源汽車上,利用率就能提高到77%,一大半都能用於驅動汽車上。

我國是用電量大國,去年我國發電量爲80732億千瓦時,但用電量卻是83678億千瓦時,本身電就不夠用,還要如此“浪費”在合成汽油上很不划算。

這樣還不如直接給新能源車加電,所以怎麼看,都是發展新能源比較划算,有了新能源這條出路之後,人造汽油就顯得有些“可有可無”了。

一輛燃油車加滿油,一般都能跑五六百公里,但新能源續航,普遍都低於這個公里數,隨着電池虧損,續航也不斷下降,很多喜歡燃油車的人,不喜歡不看好新能源,但這是目前降低碳排的優選擇之一。

很多國家都陸續走上了發展新能源的道路,目前,中國新能源技術走在世界前列,相信未來,更多的技術難題都將會迎刃而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