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砥礪前行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爲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正確指引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砥礪前行,接續奮鬥,爲國家和民族擔當,爲世界和人類盡責,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和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外工作取得了全方位、歷史性成就,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指引。作爲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弘揚了中國幾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傳統精神,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成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一面鮮明旗幟。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俄羅斯時首次向世界提出,人類越來越成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發表題爲《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發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態體系五個方面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位一體”總路徑和總佈局;2017年,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主旨演講,系統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內涵和目標路徑,倡導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2021年1月,習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再次強調解決世界上諸多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還在一系列國際場合創造性地提出周邊、亞太、中非、中拉、中阿、海洋、核安全、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等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涵不斷豐富,實踐路徑日益清晰。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國際社會普遍認爲,中國倡導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出主動積極、與時俱進的大國風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被寫入了聯合國等重要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文件,在世界各國中得到廣泛認同與響應。不久前,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四十六屆會議通過“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決議,“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再次成爲關鍵詞之一。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我們踐行多邊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第七十一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彼得・湯姆森感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唯一未來”……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愈發彰顯時代價值。習近平主席心繫人民,胸懷世界,領導開展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爲全球抗疫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用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2020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先後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第七十三屆世界衛生大會、聯合國成立75週年系列高級別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等十餘場重要國際會議,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深刻闡述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提出一系列重大倡議和舉措。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裡曾經表示:“通過此次疫情,我們更深刻感受到,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纔是應對全球危機的正確選擇。”
(二)擔當大國責任,持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大國之大,不在於體量大、塊頭大、拳頭大,而在於胸襟大、格局大、擔當大。大國要以人類前途命運爲要,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擔負更大責任,而不是依仗實力對地區和國際事務謀求壟斷。”在2019年發佈的《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中,這一段論述引人深思。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有增無減,實現普遍安全、促進共同發展依然任重道遠,國際社會主張構建什麼樣的國際關係,是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關鍵抉擇。
中國答案是: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中國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無論是維護和平穩定,還是促進共同發展,都必須充分貫徹民主的原則,把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作爲處理國家間關係的基本準則。
中國以實際行動積極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截至目前,中國已同180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同11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全球夥伴關係網絡越織越密;多邊平臺,習近平主席全面闡述中國的國際秩序觀、全球治理觀、安全觀、發展觀、人權觀、生態觀、文明交流觀等重要理念,強調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辦,堅決回擊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有力引領了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方向。
新型國際關係彰顯了新時代的中國致力於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大國擔當和崇高使命,展現了“以和爲貴”“和而不同”“包容萬物”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追求,彰顯了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阿根廷戰略規劃研究所所長豪爾赫・卡斯特羅認爲,中國提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不只是中國對於當前世界關係格局的一種立場或看法,更是這個大國對自身發展經驗的智慧總結。”
互利共贏是中國外交的追求。習近平主席深刻洞察人類前途命運以及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着眼推動中國和世界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共建“一帶一路”成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8年來,朋友圈越來越大,合作伙伴越來越多。截至2021年6月,140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加入“一帶一路”大家庭,政策溝通不斷深化,資金融通不斷擴大,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民心相通不斷髮展。
2020年以來,面對疫情考驗,“一帶一路”建設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相關項目持續推進,合作領域進一步拓展。中歐班列全年開行1.24萬列、同比增長50%,成爲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命運紐帶”。2020年全年,中國同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1.35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77.9億美元,共建“一帶一路”爲有關國家抗擊疫情、經濟復甦提供了強大動力。
“我們願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甦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0年6月18日,習近平主席向“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發表書面致辭,表達同合作伙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堅定信心,增強了各國合作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2021年4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提出,我們將同各方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建設更緊密的衛生合作伙伴關係、互聯互通夥伴關係、綠色發展夥伴關係、開放包容夥伴關係,爲疫情形勢下深化“一帶一路”合作指明瞭方向。
哈薩克斯坦總統託卡耶夫認爲,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印證了中方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必要性,也使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展現出豐富的時代內涵。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將堅定不移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爲指導,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時與各國一道,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6月24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