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位素地質學發展的“搖籃”

編者按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接收原民國政府中央地質調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及資源委員會礦產測勘處部分人員所組成。毫無疑問,它彙集了舊中國最精華的地質人才,加之新中國成立後陸續從西方、日本歸來專家以及外派蘇聯、東歐學習和新中國自己培養人才的加盟,匯聚成中國地質學的“學術世家”,其優良的學術傳統可謂源遠流長。從1960年夏天開始,他們就在《請歷史記住這棟樓》一文所介紹的北京市德勝門外祁家豁子中科院地質地球所園區地6樓內進行科研、辦公。正如該文指出:“60多年來,從這座樓裡先後走出了49位兩院院士和大批科技精英,他們爲共和國的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和科學事業發展以及優秀人才培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該樓現已被命名爲“鴻鵠樓”並立碑記之。本文選擇這“大批科技精英”中的一個典型羣體——同位素地質學研究室,回顧其建立、發展過程,以期從另一個側面來反映新中國地質科學事業的發展歷程;重溫這個羣體成長所體現的深厚人文精神和家國情懷,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在兩個百年曆史交匯點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這種愛國主義和科學精神是我們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希望能夠傳承下去並得以發揚光大。

作者簡介

周新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朱炳泉,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戴橦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陳毓蔚,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衆所周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六十多年來爲中國科學院及其相關研究所及院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大多成爲今日我國科教界的棟樑之才,其中不乏八十多名兩院院士。但在現今的中國地學界,卻很少有人還記得地處北京市德勝門外祁家豁子的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那是當年德勝門外莊稼地中唯一的六層高樓),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百業待興的背景下,撐起了剛處萌芽階段的中國同位素地質學大半個江山,培育出的衆多同位素地學人才現已遍及於全國各個院所、各個行業,真可謂之是我國同位素地質學的搖籃。今日每每回憶起當時創業的場景,大家幾乎都會同時發問,地質所爲何,又怎麼樣能成爲養育這麼多專業同位素地質學人才的搖籃,而且它的影響還延續至今,綿延不絕,這又是何因。

同位素地質學搖籃的“硬核”是怎樣煉成的

事情還得從65年前說起,1956年我國開始制定建國後首個科技發展規劃,即《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其中特別提出了原子能和平利用等12個重點任務。《規劃》對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等8個基礎學科做出了系統的規劃,並特別提到“地球化學、沉積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以及石油地質學的基礎更爲薄弱,必須從各方面努力,以期能逐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規劃中的第一項重點任務“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中強調了“必須研究和推廣放射性同位素在科學研究、工農業生產及醫學上的應用。”在此前後,地質研究所領導侯德封先生等,作爲中國科學代表團的成員訪問了前蘇聯,他們參觀了蘇聯科學院相關研究所及高等院校。回國後依據十二年發展規劃的相關內容,中國科學院領導對地學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機構調整和學科重建,當時地質研究所侯德封所長協同地球化學家、礦牀學家塗光熾和岩石學家、同位素地質學家李璞等一批中國地球科學家,爲配合原子能事業發展需要和填補空白學科,胸懷宏略,抓住良好時機,提出組建以同位素地質年代學爲主的同位素地質實驗室以及核子地質與鈾礦地質研究組。

同時先後派出多批次不同專業(的)人員前往蘇聯各院校及科研院所學習,其中包括本科大學生,攻讀副博士級研究生,以及更多以同位素地質專業爲目標的進修生。與此同時,中國科學院爲了配合兩彈一星培養人才的目標,舉全院之力,以“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爲方針,於1958年創辦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所有系科專業都被劃爲保密級別;地質研究所爲此與化學研究所(樑樹權院士)合作,籌備組建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系,當年即開招了第一屆學生。同時也計劃自蘇聯進口以質譜計爲主的大中型同位素分析儀器。自此,在我國吹響了向同位素地質學進軍的號角。上述決策以及相關規劃的實施整整走在了國內其他部門之前十年!

1958年,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岩石學礦物學研究室內成立了同位素年齡研究組,由李璞先生兼管,首先開展研製爲年齡測定專用的質譜計,後因分辨率及精度所限未能投入使用。同時與北京玻璃廠合作,吹制K-Ar 法所需的真空活塞和玻璃系統。1959 年底,在上述基礎上擴大任務及人員編制,改編爲地質研究所第13室,後改稱同位素地質研究室,分爲K-Ar實驗室、U-Pb實驗室和地質共三組,研究室由李璞領導。組成成員主要來自前蘇聯及東德(德國統一前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學習歸來和國內著名大學物理、化學、地質等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數十人。

1959年底,李璞(中)和吳天恩(右)等在建設鉀-氬法實驗室

1959年底,蘇聯科學院波列娃婭(右3)來華指導建設鉀-氬法實驗室

錢競陽(左1)、金銘成(左2)、劉菊英(左3)、李璞(左4)、戴橦謨(右4)、吳天恩(右1)

我們可以展開詳細清單看看當時專業人員隊伍的陣容:

(1)研究室主任,也即領軍人物,李璞先生,西南聯大地質地理氣象學(學)系畢業,英國劍橋大學岩石學博士,1950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李四光副院長秘書,首箇中央文委、中國科學院西藏工作隊領導(隊長),中科院地質研究所祁連山科考隊領導,岩石學礦物學研究室主任等職。

李璞先生

(2)幾個專業組的組成——①質譜組,組長邱純一,北京大學核物理專業畢業,莫斯科蘇聯科學院維爾納斯基分析化學地球化學研究所進修。成員:張翼翼,德國科學院萊比錫物質物理研究所進修;洪阿實,南京大學核物理專業畢業;黃承義-西安交通大學核物理專業畢業;崔雄龍-吉林大學物理系畢業;毛存孝-西北大學化學系畢業。②U-Pb組,組長陳毓蔚,復旦大學化學系畢業,莫斯科蘇聯科學院維爾納斯基分析化學地球化學研究所副博士畢業。成員:王俊文,四川大學化學系畢業,莫斯科蘇聯科學院維爾納斯基分析化學地球化學研究所進修;劉菊英,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盧偉,南開大學放射化學專業畢業。③穩定同位素組,楊鳳筠-蘇聯列寧格勒礦冶學院副博士畢業;王麗之,蘇聯莫斯科大學地質學系畢業;潘曙蘭,北京大學化學系同位素化學專業畢業;裘秀華,北京大學化學系同位素化學專業畢業。④K-Ar組,組長戴橦謨,廈門大學化學系畢業,莫斯科蘇聯科學院維爾納斯基分析化學地球化學研究所進修。成員有:衛克勤,前蘇聯第涅波彼得羅夫斯克礦業學院地質系畢業;桂訓唐,北京地質學院(現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下同)放射性礦產系畢業;張梅英,北京地質學院畢業;徐淑瓊,北京地質學院畢業。⑤地質組,組長歐陽自遠,北京地質學院畢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子核物理系及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進修。成員有:於津生,北京地質學院畢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子核物理系及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進修,中國科學院中蘇合作項目負責人;朱正強,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畢業,莫斯科蘇聯科學院維爾納斯基分析化學地球化學研究所進修;王聯魁,蘇聯科學院礦牀地質岩石礦物和地球化學研究所副博士畢業;肖仲洋,莫斯科蘇聯科學院維爾納斯基分析化學地球化學研究所副博士畢業;鍾富道,重慶大學地質學系畢業;範嗣昆,北京地質學院普查系畢業,莫斯科蘇聯科學院維爾納斯基分析化學地球化學研究所進修;夏明,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畢業;張玉泉,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下同)畢業;程學智,長春地質學院畢業。

更應強調和補充的是,上述所有專業人員都是清一色的黨團員,這是對專業人員的政治標準要求。而同位素地質研究室所在的大樓二層西側走廊上專門加配了進出大門,實行“封閉式”管理。這一方面保證了寧靜的科研環境,另一方面也拷貝了原蘇聯安全部門“克格勃”對保密單位的管理模式,連從蘇聯進口質譜計(MN-1305)的說明書都被保存於地質所資料室,以保密文檔標準管理。

這樣一份名單,再加上20世紀60年代初國內唯一專業科班培養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系同位素地球化學專業前三屆本科生畢業後的加入,以及一些送至專門機構培訓的工匠級技師,如拜中科院半導體所玻璃名師吳天恩爲師學習吹制技術的金銘成,派楊學昌在北京地質學院進修學習地質選礦專業技術等。從上述人員的學習背景來看,除了在當時唯一能送出國留學蘇聯及東德(德國統一前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培養外,國內院校幾乎是清一色今日之“985”和“211”名校相關專業培養出來的。這樣以當時“海歸”人員爲主、專業配置齊全、“紅專並進”人才濟濟的團隊就是在六十多年後的今天,恐怕也難有研究院所可與之相提並論。

與此同時,從前蘇聯進口的幾臺質譜計先後到所,經過安裝、調試投入使用。其中包括從前蘇聯進口的質譜(MN-1305)2臺,由冶金部從聯邦德國生產的Atlas-MAT(現爲Thermo Fisher公司) CH-4 型質譜計,之後又購置國產的ZHT-1301質譜計,以及從德國進口(三)MAT-230質譜計;Ar析出器、靜電計、重水測定器、火焰光度計、偏光顯微鏡、能譜、γ-探測儀、磁性選礦儀等。另還專門設立了選礦車間、玻璃車間。這樣的硬件配置,在當年絕對是“豪華”陣容。

同位素地質學搖籃的“內核”是怎樣煉成的

顯然光有人員及儀器設備這樣的“硬核”是不夠的,還要有嚴密組織,有科學目標和科學部署,有紀律,有戰鬥士氣,有創業激情…,所有這些,在李璞先生領導下的同位素地質研究室竟然全都具備。

李璞先生一生堪稱傳奇,他出生在民國初年富有行俠傳統的膠東大地,因家道中落,15歲即輟學,於是小學教員,鹽場工人,圖書館工友,什麼都幹過。在自強不息信念堅持下,通過半工半讀及熟人介紹幫助終於考入南開中學,期間又歷經“九一八”事變及天津“一一·八”天津事變,去南京請願要求抗日等變故,並在地下黨影響和領導下積極參與抗日宣傳,勞軍救護等活動。幾經波折,1935年在同學父親資助下,讀完南開高中,並考入清華大學地質地理氣象學系。同年,“一二·九”運動爆發,他積極參與,並參加了“民族解放先鋒隊”以及去天津活動,介入剛開始的“一二·一六”運動。1937年“七七”事變後,在地下黨安排下短期參加抗日軍隊工作,後受黨派遣前往陝西多地開展抗日宣傳活動。1938年5月,則直接奔赴延安進入抗大五期學習。1939年春,抗大畢業後分配之陝西蒲城等地開展抗日活動,後由黨組織決定,回西南聯大復學,至清華畢業。之後他還先後在昆明地質調查所、西南聯大、中央研究院等處任職,1947年考取公費留學去英國劍橋大學學習,獲博士學位。期間他參加了英國劍橋反戰同盟,中國學生會及科協等工作,並任劍橋分會主席。

1943年,李璞與抗戰初期一起工作的同學在昆明滇池留影

右起:李璞、李明、段汝棠、塗光熾(前)、王剛(後)、許壽諤

1947-1950年,李璞在劍橋大學留學,在圖書館大樓前留影

前已所述,李璞先生1950年回國後先是擔任中國科學院李四光副院長秘書,然後被點將出任西藏和平解放後首箇中央文委、中國科學院西藏工作隊領導,在極其艱苦困難的條件下,連續在西藏野外考察達兩年半之久。回京後又投入地質研究所組織的祁連山科考隊工作,及任地質研究所岩石學礦物學研究室主任。李先生1958年接受籌建同位素地質實驗室任務之後,爲了儘快完成從一個傳統岩石學家到同位素地質學家的身份轉換,他不捨晝夜,在辦公室內支起了摺疊的帆布牀,每天在處理完日常工作後,夙夜秉燭攻讀同位素專業方面的經典專著及相關國際研究論文。他與侯德封所長、塗光熾副所長向來熟識,工作配合密切無間,故雖然因經驗與物質不足等歷史條件制約,但還是連續打勝了好幾個時稱“淮海戰役”的籌建及發展硬仗,在短時間內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專業完整的同位素地質研究室,20世紀60年代初首批成果發表後即被法新社報道,引起國際學界關注。

1957年夏,巖礦室部分同志與李璞(右2)在北京沙灘地質所院內合影

劉秉光(左1)、楊學昌(左2)、呂德徽(左3)、周作俠(左4)、劉詠仙(右4)、趙大升(右3)

1958年,李璞(右1)等在北京接待蘇聯專家

陳光遠(左1)、池際尚(左2)、何作霖(左4)、司幼東(右2)

能在如此短期內建成實驗室並取得成果,首先要歸功於李璞先生在實驗室建立之初就確立了明確的發展方向:“研究室的主導思想是同位素地質,以核物理及核化學爲基礎,廣泛開展放射性與穩定同位素的分離與測量;研究元素在地殼發展不同階段的分異;衰變、聚變和裂變過程的變化產物,及其在不同地質建構中的丰度分佈;解決成礦成巖元素的來源、動態及形成的條件;解決海洋沉積速度;測定古生物、地殼與隕石的年齡……目的是爲了解決我國礦產資源的探尋和開拓新資源,進一步揭示元素變遷與演化的聯繫”。爲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先是集中力量建立起K-Ar與U-Pb實驗室,並積極創造建立穩定同位素方法的條件;堅持同位素地球化學的基礎研究,併兼顧鈾礦地質、核然料分析等應用研究課題。同時還具體明確了1962年之前的主要任務是“掌握多種同位素分析技術,從而結合我國稀有元素礦牀研究和地史研究,承擔全國各地年齡測定任務”。這樣既設定了戰略佈局,又有步驟地有節奏地展開各個戰役階段的工作,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其次,李璞先生高度重視並大力氣抓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同位素研究室彙集了物理、化學、地質等專業人才。研究室通過多渠道派出佔國內同行最高比例的人員出國學習、培訓。在李璞先生帶領下,研究室通過各種專業人員互教、互學提高同位素地球化學所要求的多學科交叉基礎知識和理論水平。他要求研究人員掌握多門外語,並一起大量調研國外文獻,瞭解國際前沿研究水平與動向。李璞先生還十分重視來自中學生和轉業軍人技術隊伍的培養,親自帶他們去有關單位學習或野外實習。同時,李璞先生從建室伊始就非常重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系同位素地球化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親自教學和指導實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化學系同位素地球化學專業前三屆本科生實習及畢業後加入同位素實驗室,其中許多後來成爲我國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第二梯隊的骨幹力量,如謝鴻森、王連芳、陳江峰、陳道公、段玉成,胡靄琴、彭子成、王松山、王先彬、李彬賢、卜國斌、萬國江、王義文、伍勤生、許榮華、杜安道、陳文寄、胡振鐸、朱炳泉、吳家弘、夏毓亮、易維熙、張淑坤、張忠奎、林祥鏗、侯茂生、宋貫一、劉順生、周新華、陳才登、範才雲、李曙光、樑卓成、林瑞芬、喬玉樓,王文懿、施澤恩、薛嘯峰、支霞臣、穆松林、張宗清、胡敬華、伍碩、黃依悌、儲雪蕾,等等。

第三,如前所述,中國科學院有關建立和發展同位素地質學科的決策以及相關規劃的實施,整整走在了國內所有其他部門之前至少十年,而授命領銜的李璞先生又是一位稟賦優異、文武兼備、學術經驗豐富的領軍人物,從建室開始在實際管理上,李璞先生就秉承“以人之長補己之短,以己之長廣納同行”的思想,真正實現了現今國際上開放實驗室的管理模式。這必然吸引國內正在籌建同類實驗室或發展質譜測定實驗技術的單位各類專業人員前來學習、進修和交流,因此實驗室的流動人員最多時在二十人以上,超過本室研究人員的一半,這在現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少見的。

第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李璞先生作爲第一代海歸愛國知識分子的典範,學風一貫嚴謹,求實治學,嚴於律己,身先士卒,品德高尚,堅守初心矢志不移。他堅持作爲基礎研究國家隊學術上劍橋式的嚴格管理,以保證學術質量;謹慎對待成果,謙虛對待成績。在困難時期,帶頭克服缺電、缺氧氣等實驗困難,發揚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精神,迎難而上,更是以個人工資、糧票無私幫助實驗室有苦難的人員。這種崇高和無私精神極大地鼓舞及感染了實驗室的每位成員,上下齊心,促成了我國同位素地質學這一新學科在我國的早日建成。無疑,這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的部隊,更是一支特別能戰鬥並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部隊!

20世紀60年代初,李璞(中排左四)帶領地質研究所一室部分同事及來室實習和學習人員遊覽長城,在京張鐵路青龍橋站詹天佑銅像前合影

同位素地質學搖籃——香飄四海、桃李滿天下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966年原地質研究所分所搬遷貴陽之前,全國各高校、科研、產業系統各單位派至同位素地質研究室學習、進修及合作的專業人員計有:原地質礦產部地質研究所(現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地質力學研究所)張自超、白雲彬、龐文萱和張振海;二機部三所(現核工業鈾礦地質研究院)李喜斌和李雪萍;冶金工業部北京地質所(現爲桂林冶金地質研究院)陳民楊、霍衛國、劉傑仁、李純生、袁鶴梅、郭禿珠、藏賀平;北京大學地質學系佟偉、徐步臺、叢福增;南京大學地質學系方中、王土耕;長春地質學院(現爲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林爾爲;江蘇地質礦產局南京地質礦產所李坤英;湖南地質礦產局劉樹林;以及中科院蘭州地質所、石油部無錫測試中心、中科院半導體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中科院瀋陽金屬所等十多家單位二十多人。從中可見當年同位素地質“搖籃”盛況之一斑。

特別要強調的是,在同位素地質研究室建立及發展的過程以及實施開放實驗室管理模式中,李璞先生抓住歷史機遇,提出了合作共建實驗室發展同位素測試新方法,這是另一種重要的開放形式。1961年第四季度,當時的冶金工業部調配給冶金部北京地質研究所(現爲桂林冶金地質研究院)一臺從聯邦德國進口的Atlas-MAT CH4型質譜計(現Thermo Fisher公司,並派陳民楊前往中國科學院地質所同位素實驗室學習。李璞先生適時提出由雙方組建跨部門聯合實驗室的建議,並指出在同位素地質學的諸多方法中,穩定同位素方法更符合冶金地質系統勘查礦產工作的需求,合作應以建設穩定同位素實驗室爲主要目標,從此開拓了我國尚屬空白的穩定同位素地質研究領域。雙方於1962年6月簽署了成立同位素地質聯合實驗室的合作協議,與冶金部地質所合作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硫同位素實驗室。爲加速技術幹部的培訓,冶金部北京地質研究所陸續選派多人到聯合實驗室學習、工作:1962年11月選派霍衛國、劉傑仁(質譜),1963年1月選派李純生(製備SO2),1965年4月選派藏賀平(玻璃真空系統焊接製作技術),1965年7月選派袁鶴梅(鉀-氬法年齡測試)等。1962年8月質譜儀器轉運至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標誌着聯合實驗室正式運行,1963年3月儀器安裝、調試完畢,4月即開展了鉛同位素組成分析方法研究,對採自我國各地的29 塊方鉛礦標本進行了鉛同位素組成測定。此項工作發表在《地質科學》1964年第2期上,這是我國鉛同位素地質研究的第一篇論文。1963年6月“硫化礦物中製備供質譜分析用的SO2 樣品的分離方法實驗研究”和“SO2中硫同位素組成的質譜分析方法研究”等研究成果相繼問世。

上述前往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同位素地質研究室進修、學習的合作研究人員均系所在單位的專業領導和骨幹,他們學成返回本單位後,很快建立及發展了相應的方法技術,特別是進一步在各自專業領域開發了相應的應用研究,使同位素地質學的研究領域得以拓展。同時這些我國同位素地質學第一代骨幹人才,在各自系統內又陸續培養了一代代新人。可以說,今天全國各系統同位素地質年代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實驗室的不少骨幹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受益和受惠於這一上世紀“古老”搖籃的培育,同時由李璞先生領頭建立的同位素室的學術模式、思想方法和拼搏奉獻精神等優良傳統得以傳承和發揚,真可謂同位素地質學搖籃精神香飄四海,桃李滿天下!

歷史賦予了這些精神和傳統特殊的意義,在今天也具有強悍的時代感召力,“李璞精神”不正是當年同位素地質研究室這一羣體所形成的核心精神的高度概括嗎?胸懷家國的使命擔當,艱苦奮鬥、追求卓越的奉獻精神,團結協作、開放兼容的胸懷氣度!這大概就是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同位素地質研究室之所以能成爲上世紀這一新興學科領域培育成長搖籃的核心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及其衍生的物質力量,如學科內涵,團隊組合,及其在地學界的位置與作用,正影響着一代代的後來者。今天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西安地球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油氣資源研究中心等的相關實驗室你都可能看到衆多似曾相識的“身影”,是的,他們都體現了來自一個甲子前這一共同的基因,經常被笑稱爲“粉末地質學”的領域。正是他們,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構成了今天許許多多冠以新名稱領域的生力軍及主力軍,如岩石圈、深地多圈層、全球變化、宜居地球、深空與行星科學、戰略稀缺金屬資源、深海探測… 乃至地球系統科學。無論歸屬何處,同位素地質學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學實驗室也始終是所在單位科研的核心及中堅力量。正如星際航行的先驅者齊奧爾科夫斯基所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住在搖籃裡”。然而無論今天我們在探索深空、深海和深地的征程上能行走得多遠,當回首往事時,卻永遠也不會忘記德勝門外祁家豁子這座同位素地質學的搖籃!“縱然行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就是從搖籃裡走出來一代代後來者不變的精神風貌!

致謝

衷心感謝葉大年先生多年來對我國同位素地質學地球化學事業的關心和支持,對中國科學院同位素地質學早期發展史回憶錄編寫的關注、建議和踐行!

主要參考文獻:

朱炳泉, 李獻華, 周新華. 2018. 同位素地球化學. 見:歐陽自遠,主編. 中國地球化學學科史(上篇,第七章). 北京:科學出版社,267-330

陳毓蔚,戴橦謨. 2012. 追記同位素地球化學奠基者. 見:紀念李璞先生100週年誕辰文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28-46

圖1 2006年6月16日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四十週年所慶,同位素“軍團”合影於會場貴州省委大禮堂。

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孫鴻烈(後右4)參加活動。

圖2 懸掛於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大門的李璞先生紀念銘牌

圖3 2011年11月30日,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暨李璞先生誕辰100週年紀念會上同位素地質學“搖籃”成員合影

圖42016年9月4日,貴陽地球化學所五十週年所慶,三代同位素人聚集金陽新園區,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丁仲禮到會(右起:胡瑞忠、周新華、丁仲禮、江邦傑、陳毓蔚、郭麗芳、朱炳泉、李獻華)

文章正文中圖片爲小編添加,出自《從岩石礦牀地質學家到我國同位素地球化學奠基人》一書。

文章來源: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