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界鷹派壯大 英媒:他們主張對北韓採強硬手段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北韓日前舉行第6次核試爆,讓宗主國中國大陸)繃緊神經。對這顆不定時的炸彈,中國鴿派學者長期以來認爲,「在平壤建立經濟紐帶以及對外溝通的橋樑」是爲解決的辦法;但是,朝鮮半島緊張情勢升溫,中國必須要承受着更大的國際壓力,因此鷹派學者的聲音也日漸擴大。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學者專家界的公開討論,是提供各國臆測中國外交政策場域。近來可以看出鷹派學者的聲音則愈發壯大;鴿派的聲音趨於薄弱。

▲中國鷹派學者主張對朝鮮採取有別以往的制裁手段。(圖/視覺中國CFP)

聯合國的制裁不可避免」立場轉爲支持制裁的環球時報社論中提及,要限制對朝鮮的石油供給北京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張璉瑰也於接受訪問時說,「以往的制裁起不了作用、也不夠強硬。」暗示着要採取更強勢的手段。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韓磊(Paul Haenle)則透露,「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建議以必要手段對付朝鮮」。面對鴿派的式微,他則認爲,「他們還在,只是人數變少了。」

衛星影像拍攝到北韓豐溪里的核試場有活動跡象。(圖/翻攝自38 North網站

「透過對話方式能夠化解危機」採取溫和立場學者認爲,經濟制裁或是軍事行動無法解決朝鮮半島問題,還會引起反效果。反之,經濟發展會帶給朝鮮穩定,變得不那麼好戰,也可以使其轉變爲一個更友好的鄰居。

不過,北韓於3日試爆氫彈,專家呼籲,「朝鮮的核能力有進步」,提醒各國不應小覷。此次核試的威力是上次的5至6倍,引發中國東北以及南韓地區連環地震金正恩作法無疑是打臉中國現下的政策。

另外,英國泰晤士報也於評論中指出,金正恩恐於10月再次進行導彈試射,屆時正值中共召開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如果這項擔憂成真,將使北京的權威受到挑戰,或許中國的政策會隨之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