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仲裁機構域外執行標的額最高紀錄刷新

中國仲裁機構域外執行標的額最高紀錄刷新

彰顯獨特優勢仲裁大有可爲

一起新近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披露的案件,讓人們再次注意到仲裁在糾紛化解中的獨特魅力。

在該案中,貿仲裁決獲得加拿大法院的承認與執行,並刷新了中國仲裁機構裁決在域外執行的標的額最高紀錄。如北京採安律師事務所高級法律顧問戴萍所評述的那樣,這“體現了中國仲裁機構日益增長的國際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並“進一步增強了國際社會對仲裁製度的信任和信心”。

仲裁是國際通行的商事糾紛解決方式,以其充分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專業高效、仲裁裁決在國際上被廣泛承認與執行等獨特優勢,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我國高度重視仲裁工作,積極支持和保障仲裁在國際經濟貿易往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助力糾紛解決

一位陸姓商人此前未按照貿仲裁決向某公司履行支付義務,被某公司訴至加拿大安大略省高等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該仲裁裁決。最終,陸某應向某公司支付人民幣1189535620元(約合2.33億加元)的貿仲裁決被安大略省高等法院裁定承認並執行。法院同時裁決陸某向某公司支付部分賠償金17750加元。

這意味着,中國仲裁機構裁決的域外執行,刷新了標的額的新紀錄。

這起案件盡顯仲裁裁決能夠獲得跨境執行的優勢,讓仲裁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再次大放異彩。加拿大安大略省高等法院在其裁決中就明確提及,加拿大和中國均爲《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締約國。根據規定,各締約國法院應承認和執行在其他締約國作出的仲裁裁決。而陸某也未能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存在公約規定的拒絕承認的理由。

仲裁在我國的糾紛化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據司法部統計,2023年,全國279家仲裁機構辦理仲裁案件超60萬件,總標的額1.16萬億元。2012年至2023年間,中國仲裁案件數量增長近5倍,仲裁標的額增長8倍,案件當事人涉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解決糾紛類型涵蓋金融、工程建設、買賣合同、知識產權保護、數字經濟等衆多領域,爲國際經貿往來提供了優質、高效、專業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調解與仲裁是目前除訴訟之外佔比最多的爭端解決方式。”在談及仲裁在知識產權糾紛解決中應充分發揮作用時,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周翔如是說。

最高法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各級法院審結的知識產權類案件達49萬件,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全年新受案7776件,同比增長25.8%,審結4562件,同比增長31.5%。仲裁在緩解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方面能夠發揮作用,也因此被寄予厚望。

加強訴仲銜接

法院對於仲裁力量,一直都頗爲重視。

在一起法國著名軟件公司起訴陝西某企業關於軟件使用的侵害著作權糾紛案件中,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與貿仲絲綢之路仲裁中心首次採用“融解決”理念、聯合調解國際商事糾紛。西安中院特邀貿仲資深仲裁員、世界銀行集團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調解員單文華擔任本案調解員,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爭議解決方案達成共識,由被告採購原告的軟件,並開展長期商業合作。

湖北省武漢市推出訴調仲銜接新模式——法院將訴前調解的案件分配給調解中心,調解成功後由仲裁機構進行仲裁確認作出裁決書或調解書,不需要再返還給法院進行司法確認,可使爭議得到及時解決,化解社會矛盾。

訴仲銜接正蔚然成風。2023年11月,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廈門仲裁委員會簽訂《關於訴訟與仲裁有機銜接完善多元解紛機制的實施意見》,率先在全國成立軟硬件共建的訴訟與仲裁銜接中心,實施爲仲裁提供全鏈條支持的10項機制。近日,雙方共同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廈門中院新收商事仲裁司法審查案件69件,同比減少15.85%;廈門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1511件,同比增加26.44%。自銜接機制全面運行以來,廈門仲裁委員會公信力顯著提高,廈門經濟特區作爲海峽兩岸仲裁優選地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7月底,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與貿仲簽署《關於建立健全訴訟與仲裁銜接工作機制的合作備忘錄》,積極探索訴訟、仲裁相銜接的“一站式”服務工作機制,切實滿足中外當事人多元化糾紛解決需求。

8月初,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司法廳、廣東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委員會共同簽署《關於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跨境民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的備忘錄》,並正式啓動裁審對接平臺,進一步依託該平臺加強司法與仲裁、調解的對接。

迴應時代需求

仲裁,未來大有可爲。

我國正在加快建立佈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發展新格局,努力將我國建設成爲面向全球的國際商事仲裁新目的地。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宋連斌告訴《法治日報》記者,爲迴應時代最新需求,充分發揮仲裁在糾紛化解中的應有作用,仲裁機構在仲裁規則設計、仲裁員隊伍建設、程序管理提升及全球化網絡佈局等方面可作出努力。

仲裁規則的設計是仲裁製度成功運行的基礎。宋連斌說,仲裁機構在這方面的創新,應力求仲裁規則既符合國際慣例,又能靈活應對不同類型的糾紛。

仲裁員的水平直接影響到仲裁的結果。宋連斌建議,仲裁機構應廣納具有國際經驗與視野的仲裁員、加強對現有仲裁員的培訓以及建立多元化的仲裁員庫,提升仲裁員的專業水平和國際視野,爲當事人提供更加專業的裁判服務。

仲裁程序的管理也是提升仲裁效率和認同度的重要環節。“仲裁機構應不斷優化案件管理,確保仲裁程序的靈活性與高效性,使得仲裁能夠更好地解決各類糾紛。”宋連斌說。

他同時提及,加強全球化網絡佈局是提升仲裁機構影響力的重要手段,仲裁機構應加強參與國際仲裁合作,爲各國商事主體提供便捷服務,在國際上贏得更大聲譽。

“在當前不斷變化的國際經貿環境下,仲裁作爲一種高效、靈活、公正的糾紛解決方式,在跨境商事糾紛解決及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仲裁機構應繼續與國際同行緊密合作,順應全球發展趨勢,共同推動仲裁事業的繁榮發展。”宋連斌說。(記者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