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免業績下滑 免稅店行業競爭加劇

本報記者 鍾楚涵 蔣政 上海報道

近日,中國中免發佈前三季度業績,營收和淨利均出現下滑。中國中免方面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在國內消費增長放緩、消費意願不足的大環境下,公司經營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對於業績下滑的具體原因以及企業目前發展情況,《中國經營報》記者向中國中免郵箱發送了採訪提綱,截至發稿沒有收到回覆。

連鎖經營專家李維華向記者表示:“中國中免的下滑有外在和內在兩方面的原因。外在原因是整體消費環境的變化,同時在渠道上,隨着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的發展,抖音、快手等興趣電商的出現,以及線下山姆會員店的發展,這些平臺在價格、方便程度等方面並不比中免差。內在原因是企業自身的經營,選品、服務、營銷、店鋪選址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免稅店的銷售。”

業績承壓

近日,中國中免發佈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中國中免實現營收430.2億元,同比下降-15.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9.19億元,同比下滑24.72%。其中,第三季度中國中免實現營收117.56億元,同比下滑21.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6.36億元,同比下滑52.53%。

中國中免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擁有中國完整的免稅零售渠道和優質的市場資源,在全國30 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和柬埔寨等地設立了涵蓋機場、機上、邊境、外輪供應、客運站、火車站、外交人員、郵輪和市內九大類型的約200家免稅店,覆蓋超過100個城市。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中免在國內免稅市場的市佔率達到86%,屬於行業龍頭。

對於中國中免業績下滑,艾媒諮詢CEO張毅向記者指出:“首先,對於海南離島市場業務,在疫情期間消費者無法出境的情況下,確實有獨家生意,但是很顯然在當下這種優勢已經不再存在。其次,出境遊恢復導致大量的消費者出國消費,這使疫情期間的免稅市場份額有所分流。再次,在目前的線上電商渠道,消費者幾乎可以買到任何自己想買的商品,這對於免稅店的分流也是非常明顯的。最後,根據我的觀察,客觀來說,免稅店商品的價格差異化並不是很明顯,同時,對於消費者來講,能夠作爲平替的國產商品越來越多,在此背景下,消費者購買國外大牌商品的慾望在降低。”

記者注意到,在離島免稅業務方面,根據中國中免2024年半年報,三亞市內免稅店、海口免稅城公司、海免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19.86億元、30.43億元、20.02億元。

中國中免在2024年半年報中指出,今年上半年,海南離島免稅市場銷售承壓。根據海口海關統計數據,2024年1—6月,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84.6億元,同比下降29.9%;免稅購物人數336.1萬人次,同比下降10%。

而在此之前,中國中免曾經重點佈局過海南免稅業務。中國中免2024年半年報顯示,2019年,中國中免全資子公司中免投資公司投資128.6億元用於海口國際免稅城項目建設。2021年,中國中免全資孫公司中免(海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36.9億元用於三亞國際免稅城一期2號地項目(暫定名)建設。2024年2月,隨着項目的開發推進,爲進一步提高項目的綜合競爭力,綜合考慮項目產品定位、市場條件及實際推進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後,又對該項目追加投資10.7億元。

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國中免在海南省擁有6家離島免稅店,包括免稅商業綜合體——海口國際免稅城和三亞國際免稅城。

對於離島免稅目前面臨的挑戰,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向記者指出:“離島免稅的價值在於疫情期間,消費者出境不方便,而海南免稅在一些進口化妝品等產品上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因此之前的業績確實比較火爆。另外,在商品方面,離島免稅店的產品中,除了進口化妝品之外,有相當一部分產品是有價值週期的。這些產品在剛上市的時候很火,但是一旦過季可能打兩折都沒人買。當這些產品在免稅店裡的時候,同款商品可能在奧萊中已經在打折賣了,但免稅店還是按照全新的價格賣,此時這些商品哪怕免稅了對於消費者來說依然是缺乏吸引力的。之所以免稅店沒有像奧萊那樣降價,是因爲對於免稅店的供應鏈體系來說,進貨價高同時週轉率又低,價格很難便宜下來。因此,離島免稅有相當多的商品是不具備價格競爭力的。”

口岸、市內免稅業務具備空間

目前,出入境旅遊市場正在加速恢復。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統計,2024年1—6月份,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共查驗出入境人員2.87億人次,同比增長70.9%,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3%。

在此背景下,中國中免在與機場免稅相關業務上有所增長。中國中免在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快報公告中表示,報告期內,受益於免籤國家範圍持續擴容、過境免籤政策不斷優化和國際客運航班量的持續增加,公司出入境免稅門店銷售實現大幅增長。其中北京機場(含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免稅門店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40%,上海機場(含浦東國際機場、虹橋國際機場)免稅門店收入同比增長近60%。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增強暢銷商品供應,拓寬商品邊界,前三季度共引進香化、奢侈品、食品百貨、菸酒等各類商品品牌165個,其中國產品牌數量佔比超過40%,實現了良好的銷售增量,增強了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市內免稅業務方面,相關政策正在利好這方面業務。10月1日,《市內免稅店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對於相關免稅羣體以及免稅額度均有所放寬。

中國中免在與投資者互動時表示:“根據《關於完善市內免稅店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24〕19號),目前在北京、上海、青島、廈門、大連、三亞開設的6家市內免稅店可以在10月1日起直接按照新的政策運營。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港中旅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運營的哈爾濱外匯商品免稅店,以及公司參股49%的中國出國人員服務有限公司經營的12家免稅店,都屬於外匯免稅店,將在政策實施後的3個月內全部轉成市內免稅店。對於其他8個城市,公司將積極爭取市內免稅業務經營權。”

在整體市場方面,李維華告訴記者,免稅行業的未來市場會越來越大、不斷增長,而且隨着市場增長,免稅店的數量、免稅的渠道越來越多,整個免稅行業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同時,山姆會員店、COSTCO等渠道也可以向消費者提供具備價格競爭力的進口商品,會員店業態的發展也增加了免稅店業態的壓力。

除此之外,隨着跨境電商的不斷髮展,消費者可以直接在電商平臺購買到想買的商品。同時,相較於實體店,電商平臺沒有房租、線下人力成本,以及品牌可以直接通過電商平臺向消費者銷售商品,在提供的商品價格上可以更加具備優勢。因此電商的不斷髮展也正在分割免稅店原本的市場份額。

對於中國中免來說,張毅認爲,在優勢上,中國中免相對來講在市場地位和壟斷性資源上具有優勢,同時在網點佈局和流量上具有優勢,具有強大的供應鏈和採購能力,在客戶資源上有比較大的積累。而其劣勢還是在於大環境,在國貨越來越好的情況下,國人對於海外品牌的熱衷性並沒有那麼強,其次,在出境遊逐步恢復的情況下,中國中免會面臨挑戰。

“在免稅店業態的業務中,口岸免稅店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其核心競爭力來源於供應鏈以及價格上。口岸免稅業務是中國中免的優勢,應該繼續將這塊業務做大做強,提升這塊業務的核心價值即價格競爭力的優勢。實際上,消費者是否購買,看的就是產品和價格,免稅店如果價格更便宜,消費者就願意購買。”賴陽表示。

連鎖產業專家、和弘諮詢總經理文志宏也向記者表示,看好免稅店在中國的長期發展趨勢。“中國中免作爲行業龍頭是具有優勢的。雖然目前來講受短期的整體市場環境影響,業績面臨壓力,但是隨着經濟發展,境內、境外旅遊的發展,整體免稅店行業的發展空間依然會很大。”文志宏指出。

(編輯:於海霞 審覈:厲林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