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新考慮放寬房市限價措施 或迎來大幅降價潮

經濟專家認爲房地產業應該尊重市場與價格機制,但仍有不少人認爲在中國放開房價限制是一項冒險舉動。(圖/中新社)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已進入最後階段,經過多種刺激房市政策仍難挽回頹勢下,外媒傳出中國政府已打算放鬆房市限制價格下跌的政策。許多經濟專家認爲早就應該尊重市場與價格機制,但仍有不少人認爲此舉可能是一項冒險舉動,放開房市價格管制對將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大陸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但是房價仍然未大幅下跌,部分原因在於中國政府以行政手段對房價實施嚴格管控,以保持房價表面上的穩定。地方政府通常禁止新房開發商對未售出房產提供10%至15%甚至更多的折扣,部份城市還規定了二手房售價的下限。

報導說,最近許多官方媒體上出現了一些文章,認爲現在可能是放棄此類政策的時候了,而且確實有些一些城市已開始放鬆相關政策。不過,新的政策也可能使中國的房主面臨住宅價格大幅度下跌的風險,在經濟增長疲軟之際打擊消費者信心,更重要是它可能破壞金融體系的穩定。

報導分析稱,對許多中國人而言,房子是他們最大的資產。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姚煒說,合理的做法是允許房價進一步下跌,讓市場達到新的平衡。但這也是一個冒險的選擇,未來情況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雖然房產限價機制有助於防止房價大幅度下跌,但是買家和賣家無法按真實市場價值進行交易,使許多房產有價無市,房地產銷售放緩帶來的痛苦波及到整個經濟,抑制了消費支出和建築活動。

最近,中國政府已釋放出暗示可允許城市放寬或取消限價政策的信號,中國住建部主管媒體《中國房地產報》發表社論敦促取消限價政策。但是一些行業分析人士對此表示反對,他們認爲取消限價太危險了。

經濟學家表示,很難說如果在更大範圍內取消價格下限房價會下跌多少,因爲中國以前沒有經歷過如此嚴重的房地產下滑,而任何大幅下跌都會帶來風險。澳新銀行(ANZ)在9月份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價格重挫,可能引發拋售潮並導致市場進入螺旋式下降。

澳新銀行表示,若中國房價下跌30%,即與東京和香港在過去衰退時期的跌幅相當,那麼在中國5.3兆美元的房貸總額中,約有12%(即約6400億美元)會面臨負資產問題,也就是這些房產的價值將低於應付房貸。如果房價下跌一半,那麼大約會有51%的房貸出現這種情況。

報導說,這種狀況與美國金融危機的情況類似,一旦負資產讓家庭和政策制定者措手不及,由此引發的滾雪球效應可能形成黑天鵝事件。至於房價更大幅度的下降是否會促使更多人買房?目前還不清楚,畢竟在熬過了3年疫情後,絕大部份人手裡都沒有大量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