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瑞典大使: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爲中瑞合作共贏開闢了新天地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4月18日電 (記者殷淼)4月18日,中國駐瑞典大使崔愛民在瑞典媒體《新日報》發表題爲《中國新質生產力爲世界帶來新機遇》的署名文章,介紹中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新成就。文章認爲,中國“新三樣”是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生動縮影,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爲中瑞合作共贏開闢了新天地。崔愛民表示,中國誠摯歡迎包括瑞典在內的世界各國搭乘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快車,分享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機遇,共同奔赴人類美好的未來。全文如下:

隨着中國的全國兩會成功召開,“老三樣”“新三樣”等關鍵詞登上媒體熱搜。從米蘭時裝週上波司登3D羽絨擺裙驚豔亮相,到高端智能轎跑阿維塔12閃耀登場;從中國多年來傢俱出口領跑全球,到晶硅一鈣鈦礦疊層電池效率刷新世界紀錄;從海爾、格力、美的等品牌家電暢銷海外,到寧德時代登頂動力電池全球銷冠……一系列事實和數據表明了中國外貿出口從服裝、傢俱、家電“老三樣”向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新三樣”的華麗轉型,體現了中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蓬勃活力,也展示了中國新質生產力的強勁脈動。

“新三樣”的異軍突起是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生動縮影。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地區衝突交織疊加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憑藉顯著的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完備的供給優勢、高素質勞動者衆多的人才優勢,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不斷積聚發展內生動力,加快壯大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激盪起高質量發展的澎湃春潮。2023年中國GDP 比上年增長5.2%,在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繼續超過30%。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前兩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5%,製造業投資增長9.4%,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8.7%。中國經濟成功實現“開門紅”,爲全年發展和實現5%左右的增速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中國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給世界可持續發展帶來新機遇。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IMF研究表明,中國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帶動其他經濟體平均增長0.3個百分點。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穩步擴大制度性開放,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落實好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爲各國企業投資中國創造廣闊空間。綜合2023年調查數據看,八成以上受訪外資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爲“滿意”以上,九成以上認爲中國市場富有吸引力,近七成看好未來五年中國市場前景。中國還爲世界各國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中國的機電產品、高科技產品、手機、服裝等在國際市場暢銷,“新三樣”出口去年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在瑞典,小鵬、蔚來、領克等品牌中國電動汽車憑藉過硬質量、較高性價比和便捷服務,受到消費者追捧和青睞。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爲中瑞合作共贏開闢了新天地。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是中國“新三樣”的亮麗底色,也是21世紀人類文明演進的發展方向。瑞典素有“創新之國”的美譽,在信息通訊、生命科學、清潔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具有領先科技優勢,也是最早開展環境保護和引入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國家,擁有無化石鋼、氫燃料電池卡車、垃圾回收再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先進的環保產品和技術,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中瑞友好交往源遠流長,經貿關係密切,兩國長期保持彼此在亞洲和北歐地區最大貿易伙伴地位。中國以綠色科技創新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同瑞典發展理念契合,產業優勢互補,雙方合作具有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兩國可緊抓時代契機、加強溝通協調,開拓互利共贏的新局面,爲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福祉。

“新三樣”寓意着新活力和新希望。伴隨着中國高質量發展,中瑞之間經貿合作結構不斷優化校正,新興領域合作比重不斷擴大,大項目合作亮點紛呈,雙方工商界合作熱情高漲,中瑞經貿合作有望提速升級。我們要在鞏固傳統合作領域的同時,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環保等新的合作領域,着力推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製造等領域投資合作,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質生產力領域潛力,爲高科技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展綠色發展合作賦能助力,爲兩國繁榮進步和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誠摯歡迎包括瑞典在內的世界各國搭乘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快車,分享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機遇,堅定信心,團結合作,共同奔赴人類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