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AI驅動雲廠商增長加速 場景適配的輕量級模型成爲新競爭方向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金髮布研報稱,2Q24中國互聯網雲收入同比加速,從頭部廠商最新發布的模型規模看,場景適配的輕量級模型成爲新競爭方向;此外,公有云和大模型產品的價格競爭延續,但頭部廠商也在積極豐富生態場景以提升用戶的長期粘性。當前,國內大模型進入應用側落地加速期,海外AI商業化的探索可爲國內大模型的商業化提供參考。建議關注阿里、百度及騰訊的進展。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2Q24互聯網雲收入平穩增長。根據Canalys和中金測算,2Q24中國雲基礎設施服務支出規模同增8%至94億美元,阿里雲(僅考慮外部收入)、騰訊雲、百度智能雲合計收入325億元,同比增長7.5%,相比上季度有所加速,根據各公司業績會表述,AI對收入貢獻的增量持續體現。

AI應用生態持續構建中,積極投入資本開支,驅動雲增長加速。最近幾個季度阿里雲和騰訊雲在資本開支方面的投入持續加速,但不約而同地淡化了對於模型參數規模的追求,轉而強調大模型及周邊生態的協同發展,以推動大模型在應用場景更快落地。

C端場景中,“字節豆包”已經確立聊天機器人App用戶規模的領先優勢(DAU達2216萬,大幅領先第二名);此外,大模型在代碼助手(阿里“通義靈碼”,百度“文心快碼”)、智能客服、數字人等原生應用中也已有較廣泛的落地。B端API消耗量亦延續高增勢頭,2Q24百度文心大模型API日均Token消耗量達1萬億;截至7月,騰訊混元大模型的單日調用Token達千億級別;截至9月底,字節跳動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消耗量超1.3萬億。

中金認爲,生成式AI的機遇有利於拉開互聯網雲廠商和其他雲廠商的差距,互聯網雲廠商在高端算力芯片佈局、軟件技術能力、算法應用等方面擁有競爭優勢;且互聯網廠商前瞻的大模型技術研發、流量和生態優勢,更有希望催化消費級標杆應用產生,利好互聯網雲在行業轉型中發揮龍頭效應,在帶動企業擁抱AI的同時,也爲其雲業務增速回暖貢獻重要引擎。

關注雲業務的價值重估。前期謹慎的市場氛圍下,互聯網主流估值方式爲P/E法,雖然近年來互聯網大廠雲業務普遍減虧甚至EBITA盈利,但實際貢獻淨利潤量級小,估值也幾乎被忽略。但隨着近期市場情緒的好轉,預計市場有望從謹慎轉爲正常。與此同時,隨着互聯網雲上一輪業務調整基本接近尾聲,以及AI相關應用帶來的對於雲的更快滲透,頭部互聯網雲業務有望重拾增速。結合基本面與估值的雙重考慮,可以從審慎的EBITA率出發做假設,按照EV/EBITA法,對頭部有競爭力的雲業務率先估值。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風險,數字化進程不如預期,政策監管進展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