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分析師最新解讀“國九條”:這些重點建議關注

*本站財經智庫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李求索(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

《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簡評

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後,時隔10年,國務院再次出臺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基於證監會介紹,本次文件相比前兩次有三個重要特點:一是充分體現資本市場的政治性、人民性;二是充分體現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三是充分體現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加快建設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從文件內容來看,本次《意見》分爲九個重要方向,新提法、新亮點較多。我們建議關注以下領域:一是在總體要求上,提出未來5年基本形成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框架。二是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方面,關注上市環節趨嚴,如提高主板、創業板上市標準,完善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標準;明確上市時要披露分紅政策;強化新股發行詢價定價配售各環節監管。三是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方面,關注分紅監管的強化,如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等。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四是加大退市監管力度方面,關注收緊財務類退市指標、進一步暢通多元退市渠道、進一步削減“殼”資源價值、加強併購重組監管、嚴厲打擊違法行爲等。五是加強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關注支持頭部機構通過併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等。六是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方面,關注交易監管加強、健全預期管理機制等。七是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面,關注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權益類基金佔比;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提升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投資靈活度;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提升權益投資規模等。八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包括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穩慎有序發展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拓展優化資本市場跨境互聯互通機制等。九是推動形成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合力方面,包括深化央地、部際協調聯動。落實並完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中長期資金、私募股權創投基金、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等稅收政策,健全有利於創新資本形成和活躍市場的財稅體系等。

同時,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同日就貫徹落實該意見接受專訪,解讀意見出臺的重要意義、未來一個時期資本市場發展目標、落實意見提出的各項政策舉措、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資本市場有效治理、加強證監會自身建設等。建議關注“1+N”政策體系的形成,“1”就是意見本身,“N”就是若干配套制度規則。吳主席表示“1+N”政策體系的主線就是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必須一體推進,系統落實。

總的來看,本次《意見》指明瞭中長期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結合此前二十大精神及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在多項重要領域上做出明確部署。本次《意見》發佈對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優化資本市場投融資功能,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助力實現建設金融強國,引導資本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本站財經智庫(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財經智庫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