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打造「超級戰士」 外骨骼動力服亮相
▲爲了打造國家數位作戰自主能力,中科院對軍用外骨骼的開發,正從過往的下肢型,衍生成到全身型外骨骼。(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圖、文/鏡週刊
市調機構Research Nester預估,全球外骨骼市場2023年約12.4億美元,2036年則將成長至210億美元(約新臺幣6千8百億元),這讓專家直言,外骨骼發展這麼久,終於迎來應用大爆發契機。
本刊調查,外骨骼除了在登山褲導入應用;門檻最高的軍用外骨骼領域,向來爲歐美國家寡佔,但爲了打造國家數位作戰自主能力,中科院也成功攜手臺廠自行研發兩款外骨骼動力服。
據瞭解,軍用外骨骼系統爲一直是先進國家強力研究的新興科技,而國防部軍備局早自2020年起,就編列預算投入各式軍用動力外骨骼的研發,最新一項專案就啓動1.37億元的外骨骼系統開發,也大幅從過往的下肢型,衍生成到全身型外骨骼。
「全球兵源減少,加上資通電技術發展,未來的軍人樣貌,可能是身穿外骨骼,旁邊有無人載具協同作戰、戴着可監控生理狀況的數位頭盔,這將是數位化士兵和傳統士兵的最大差別。」中科院飛彈火箭所副所長任國光向本刊大膽預言。
事實上,外骨骼的市場就是從軍用慢慢擴大到醫療、工業與消費,但任國光強調,與醫療用的外骨骼目的大不相同,「數位戰士需要能夠迅速發現敵人,並讓上級瞭解及掌握戰場態勢。」,也因此,軍人穿上去的外骨骼,除了提供更多力量與耐力,還要透過演算模擬作戰的動作,「因爲完全無法事先動作,在設計上更着重人機協同與精密預測的靈敏度。」他說。
中科院此次配合一共開發兩款軍用外骨骼,一款爲增加戰士能力的荷重型,另外一個就是可提高即戰力的野戰型外骨骼,採訪當天,兩名軍人分別各自穿戴爲本刊示範,其中的野戰型外骨骼服,不但僅有10公斤不到的重量,舉凡跳、跨、跑、走,機械跟着膝關節的改變相當順暢。
▲中科院飛彈火箭所所長吳典黻與副所長任國光(圖)向本刊分享臺灣發展軍用外骨骼的必要性。
談及國內爲何需要有自主開發外骨骼的能力?任國光表示,這項技術包括骨骼結構、控制、續航儲能及人機整合等關鍵核心,其中,與控制相關的馬達,牽涉到減速、扭力與角度的調整,歐美等國都不輕易釋出,加上歐美的形體不見得適合臺灣,即使外購也不一定適合本國軍人,都是臺灣必須自主打造的原因。
爲了讓整個外骨骼精密且更輕盈,中科院導入之前無人機機翼的複合材料,移植飛彈所內電腦MBC(Missile Born Computer)架構發展控制器,同時找上國內的仲精機、星泰國際、璇星國際、中華航太、富伯生醫、臺灣大學、交通大學、臺灣科技大學、中原大學等研發團隊共同研製,連電池也以磷酸鋰鐵爲主要材料,開發出如彈夾般地尺寸,「接下來也考慮使用工研院開發的類固態電池,讓續航力與安全兼顧。」任國光透露。
「歐美軍用外骨骼除了身形與亞洲不見得相符,還有適應的環境跟亞洲也不見得一樣。」中科院飛彈火箭所所長吳典黻補充,像是臺灣多雨又潮溼,但歐美戰場可能幹燥還會有沙漠,讓中科院更加確定臺灣須要有自己的軍用外骨骼開發能力。
目前這兩款軍用外骨骼也需要實際場域的測評,而任國光信心認爲,即使海外市場相當客制,不代表沒有出海機會,「就我觀察,軍用外骨骼雖然在歐美已有一段時間,但數位戰士的概念才起步,大家都還在嘗試科技作戰的起跑點。最後,他點出東南亞將是臺灣最有機會滲透的軍用外骨骼市場。
更多鏡週刊報導【穿外骨骼成浩克】輕鬆舉重物、登高山 外骨骼機器人闖消費市場臺廠扛大樑【穿外骨骼成浩克1】助行走困難運動員傳遞聖火 緯創外骨骼機器人驚豔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