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迴應電動車質疑:“電動化”不能動搖、無需改變

紅星資本局3月17日消息,3月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發表《汽車強國靠四化: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全球化——迴應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種種質疑》演講,迴應了“電動化是西方的陷阱”、“電動車不是新能源汽車”等發展戰略問題,電動汽車自燃、續航與能量補給等技術問題,以及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前景問題。

迴應“電動化是西方的陷阱”:

這不符合事實

歐陽明高表示:“誰在引領電動化?有一部分人說電動化是西方設下的陷阱,這不符合事實。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綜合考慮石油安全,大氣污染,產業升級實施的重大國家戰略。”

歐陽明高列舉了一系列數據表明中國引領了電動化變革。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成爲全球第一,這是中國首次在全球率先成功大規模導入高科技、民用大宗消費品。相比之下,國外是從2016年開始轉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佔有率超過1%之後各個國家開始轉型。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率先發力,從產品導入期進入產業成長期的時候國外開始轉型,因爲這個發展趨勢不可逆轉。

而針對電動車不是新能源汽車的質疑,歐陽明高指出,中國新能源全球領先。按照目前的電力結構,電動汽車相比燃油車全生命週期碳減排要超過40%。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2030年中國的風電光伏裝機將超過30億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將超過60%,電動汽車將成爲消費綠電爲主體的新能源電動汽車。

他專門解釋了爲什麼電合成燃料(E-FUEL)內燃機汽車不是汽車低碳化的主流技術路線。

他指出,雖然合成燃料的使用端不需要建基礎設施,但生產端是需要建基礎設施的。生產1L的合成燃料需要從空氣中捕捉約2.9—3.6公斤的二氧化碳,這個過程能耗很大。如果採用煤化工的二氧化碳,就不是碳中和。

歐盟的報告對比發現,電動汽車的全生命週期效率爲77%-81%;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效率是33%-42%;柴油機汽車是20%-22%;汽油機汽車是16%-18%。可以看出,電動汽車遙遙領先,性價比最高。

此外,電動汽車可以進行實時互動來消除電網的中高頻波動,電合成燃料的內燃機汽車是沒法做到的。“新能源汽車實際是新能源整個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引領部分。” 歐陽明高指出,全週期儲能主流技術路線都與新能源車有關,這個也是電合成燃料汽車無法做到的。

解答鋰電池回收污染

續航與補能等技術問題

對於電動汽車自燃的問題,歐陽明高給出了一組數據。國家消防救援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自燃的車輛,燃油車18360輛,新能源車640輛。燃油車的起火率爲萬分之0.58,新能源車起火率爲萬分之0.44。隨着大模型預警、電池生產線上的缺陷檢測、車網互動等技術的引入,按照規劃,2030年電動汽車自燃率要降到萬分之0.1。此外,歐陽明高相信,2030年全固態電池將出現,新能源車的安全性會再上一個檔次。

對於鋰離子電池的回收與污染問題,歐陽明高指出,鋰電池的利用價值高、回收技術豐富,而且創新活躍。現在主要有火法回收、溼法回收、直接回收三條技術路徑,中間都有能耗。前兩者要把整個電池材料分解爲元素,更先進的直接回收保留了材料晶體結構。按照2050年的電力結構,如果採用直接回收法並完全使用綠電,全生命週期近零排放。

對於電池的續航與能量補給的質疑,歐陽明高表示,純電動汽車最高續航里程可以達到1000公里,10分鐘充400公里的超充技術也開始產業化,但由於成本問題,7萬-10萬元的家用主流緊湊型性價比轎車難以使用。

他指出,當前產品的擴散正處於市場佔比31%-50%之間,此時主要的消費者是性價比客戶,A級車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車型品類。“現在企業基本都採用純電動和插電雙輪驅動的產品戰略,我認爲這是非常正確的,尤其是插電。在突破燃油車主流地位、搶佔家用主流A級市場將發揮決定性作用,它的性能全面超越燃油車。”

對於一些燃油車喊出的“油比電強”,歐陽明高表示不理解,因爲數據顯示,插電車的動力性、經濟性、可靠性都更強,價格還低。基於此,他認爲在今後幾年插電的市佔率在A級緊湊型轎車市場會大規模滲透,“在今後幾年甚至都有可能插電、純電各佔一半,當然5-10年後純電還會回來的。最終還會是純電爲主體,但是近期我們一定要看到週期性和結構性的影響因素,這非常重要。”

歐陽明高最後表示,“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技術體系,不是單一的電動化,它包含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全部內涵,引領了三場變革,電動化變革、自動化變革、低碳化變革。”

他指出,要堅持電動化、加快智能化、重視低碳化、拓展全球化。電動化是經過二十多年反覆論證的既定戰略和技術路線,不能動搖、無需改變,要全力攻克下一代電動化核心技術——全固態鋰電池;市場方面要採用“雙輪”驅動戰略。同時搶抓人工智能革命機遇,全力攻克下一代智能核心技術——全自動駕駛。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肖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