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舉債 全球債務創新高

近年全球債務規模增長變化

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數據顯示,在中美兩大世界強權大舉擴張債務下,讓2022年第一季全球債務總額突破305兆美元,再度刷新歷史新高。其中,大陸第一季的債務規模就增加2.5兆美元,成爲首季全球債務飆升的主因。

路透報導,IIF最新公佈的全球債務監測(Global Debt Monitor)報告顯示,實際上第一季全球整體債務產出比(debt-to-output ratio)有所下降,但因中美債務激增,除了中國之外,美國也增加1.5兆美元,讓第一季全球債務規模因此增加3.5兆美元,再創新高。反觀歐元區負債則連三季下降。

外媒日前測算中國第一季的槓桿率已升至266.1%,爲2020年第三季以來首次上升;上一季爲261.2%。大陸官方智庫的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10日公佈的報告也呈現相同趨勢,2022年首季的宏觀槓桿率大幅上升4.4個百分點,從2021年底的263.8%上升至268.2%,其中非金融企業部門升幅最明顯。

IIF報告進一步分析,受美國聯準會升息影響,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也開始進入貨幣緊縮週期,而這些國家以美元計價的債務水準都很高。IIF指出,隨着各國央行逐漸收緊政策以遏制通膨壓力,較高的借貸成本將使得債務結構更加脆弱,對於投資人基礎相對單一、不夠多元化的新興市場借款者來說,風險可能更加嚴重。

IIF的報告顯示,銀行以外的公司債務和政府借款是貸款增加的最大來源,金融部門以外的債務超過236兆美元,較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的2020年高出約40兆美元。另一方面,第一季政府債務增長速度雖有放緩,但隨着借貸成本上升,主權資產負債表仍面臨壓力。

IIF指出,由於政府融資需求仍遠高於疫情前水準,大宗商品價格上揚可能迫使部分國家必須增加公共支出,以防止社會動盪。這對財政空間較小的新興市場國家將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