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教育交流如何回暖?這個問題或許是關鍵之一

1.3

知識分子

The Intellectual

圖源:pixabay

撰文 |唐莉、曹聰、王爭

近年來,中美兩國關係與科教交流均處在低谷。重要表徵包括:在美孔子學院數量銳減、中國學生特別是STEM專業學生獲得美國簽證的數量直線下降、“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對美國學界與中國科研合作的持久寒蟬效應、中美客運直航的緩慢恢復、佛州最新立法禁止公立大學從中國等7個“受關注國家”的實體獲取資金或與之合作。而總攬中美科技交流全局的《中美政府間科學技術合作協定》在去年8月27日到期後僅延期半年,今年2月到期前是否續簽前景未卜。

未來如何走出兩國當前科教交流困境是中美關係的重要議題。聚焦“印度替代”與“國際航班”兩個維度,本文從科技政策視角對此進行分析。

印度會取代中國,

成爲美國吸納人才新的來源地嗎?

中美是當今世界上政治、經濟以及科技創新等領域最重要的兩支力量。兩國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交流源遠流長。新中國成立後,科教交流是中美之間最早開展合作的重要領域。

1979年中美建交,鄧小平訪美並與時任美國總統卡特在白宮簽署《中美科技合作協定》。之後,大批中國學生和學者遠涉重洋赴美求學,同時越來越多的美國學生和學者來華,兩國之間各項學術交流往來頻繁。2020年初,中國海外國際學生總數達到 160萬,其中至少有四分之一在美國。

根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的統計數據,2019/2020學年中國在美留學生達到37.2萬人,訪問學者4.3萬人,約佔當時在美國際留學生與訪問學者總數的三分之一,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也吸引着大批海外學人赴華開展學習和研究。據中國教育部統計,2018年在華國際學生和學者有約50萬名,其中2萬餘人來自美國。

但過去三年,中國赴美留學生的數量大幅下降,有被印度取代的趨勢。

從1990年代起,印度和中國在美留學生人數交替領先。根據IIE的最新Open Doors報告,中印兩國是在美國際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的兩大來源。在過去三年中,中國在美留學生的大幅下降造成的空白,被所佔比例快速上升的印度留學生填補。從現實看,印度有可能成爲美國全球人才吸納中的中國替代方案;這將對中美科教交流產生深遠影響,並重塑未來全球科技創新版圖。

國際航班的減少影響了中美科技交流?

人員的跨國流動需要運輸工具。

國際直航是否有助於提升國際科研合作?雖然有學者質疑數字時代面對面的交流對國際合作開展的促進作用;但更多學者認爲,複雜知識的隱形特質,特別是合作分工中的信任建立、分歧闡述與溝通、思維碰撞、以及共識形成,使得面對面交流對於科研合作依然重要,且不可取代;即使這意味着研究人員們仍需長途旅行以克服較爲遙遠的物理距離。

據《Nature》報道,近90%的國際科研合作由面對面交流啓動或得益於此。《Journal of Informetrics》的一項研究發現,中美直航對中美兩國科研合作的高影響力知識生產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爲國際直航對知識創造和傳播的重要性提供了經驗證據。該研究也並未發現中美直航對中國與第三方國際科研合作的擠出效應。曾幾何時,中美往返航班曾高達每週超300班,舊金山-上海的直航航班滿員,浦東機場免稅店熙熙攘攘,爲兩國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而距疫情結束近一年的今天(2023年1月8號衛建委將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爲乙類乙管),中美航班恢復率較低。這對兩國之間的科技交流具有負面影響。

兩國外交關係變化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員的國際流動特別是向知識密集地的跨國流動?

我們近期在《The China Review》發表的一篇文章,從中國赴美航空乘客人數變化的視角分析了國家政治關係惡化對兩國人員跨國流動以及科教交流的影響。

研究揭示,控制年份、季節、美國機場/城市影響客流量等其他相關因素(比如機場擴容、機場附近大學的國際學生招生實踐變化等),中美兩國2018年以來的政治緊張局勢,使得中國赴美人員數量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啓)當年降低1個百分點,2019年降低6個百分點;而這種影響對大學城機場更爲明顯,2018年下降10個百分點,2019年下降11個百分點。換言之,控制其他因素,中美兩國關係的緊張,造成中國赴美人數的降低顯著高於其他國家;這一影響在赴美大學城和留學/訪學高峰月份表現尤爲明顯。

如何破局?

歷史告訴我們,國家之間的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往往不僅折射出國際地緣政治的現狀、受到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發展環境等因素的制約,同時也影響、甚至塑造到國際關係格局的演進。

從冷戰期間建立的巴黎統籌委員會、到瓦森納協定和沃爾夫條款;從195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的日美貿易戰(西方陣營內部)、1960年代初的中國與前蘇聯關係緊張造成互撤學者和留學生(社會主義陣營),到2022 年3月谷歌、科睿唯安等跨國科技公司停止業務來制裁俄羅斯的行動,都是這方面的例子。

閻學通教授2010年在《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中美兩國在教育和文化等低政治領域有着衆多的合作和交流,互利利益多於相互不利的利益。董潔林教授認爲,相比貿易摩擦,中美科技脫鉤給中國的衝擊更深遠更嚴峻。薛瀾教授強調,推動和維繫中美人文科教交流是走出當前中美關係困境的關鍵。中美雙方應做出努力,使得正常交往的航班安排、簽證發放等制度安排儘可能免受政治關係、中美科教脫鉤的負面影響。

美國紐約科學院院長杜寧凱(Nicholas B. Dirks)在去年在上海舉辦的第六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的報告中,告誡切斷中美科學合作是全球科學界的損失,呼籲要減少地緣政治對科學家知識創造和傳播的阻撓。

作爲推動全球經濟增長和知識創新的最重要的兩個大國,中美關係的惡化對兩國科研合作的負面溢出效應不僅影響世界科技進步,也將對全球性事件的處理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以全球氣候危機爲例,中美兩國的相關科研和產業活動對於扭轉氣候變暖趨勢起着引領性的作用。在全球性的生存危機面前,政治紛爭導致的重要領域的科研損失的後果將爲世界各國所負擔。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和惡化,無疑需要兩國科學界共同努力通過社會影響和實際合作科研成果來維護科學和科學家的使命。

但是,一度在中美關係發展中其積極推動作用的美國科學家,現在要麼被邊緣化,要麼面臨着“新麥卡錫主義”衝擊的危險。他們可能也缺乏政策建言的勇氣和渠道。甚至一些長期對華友好的美國科學家也變得謹慎起來,缺乏包括推動美國續簽《中美科技合作協定》的勇氣。曾經在中美科技合作中起到橋樑作用的華人科學家,更是在寒蟬效應的影響之下有的與中國學術界脫鉤,有的則回到中國。在美中國留學生、中國訪問學者人數銳減,中美合作科技論文的數量也自2020年起開始下降。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爲推動中美人文科技交流,中國需要更主動、更積極地對外開放,尤其是對處於世界科學前沿的美國科學界開放。2023年11月APEC期間,習近平主席提出,在未來五年邀請5萬名美國青年來華交流學習,便是一種積極的姿態。開放需要人員流動,人員流動離不開暢通的國際航線。美國不願增加中美直航的原因之一,是中國航空公司往返美國航班可以飛越俄羅斯領空,而美俄之間的緊張關係造成美國航空公司飛中國航班不得不繞過俄羅斯領空,增加飛行時間和費用,造成競爭性缺乏。如此看來,如何破解這個問題可能是中美人文科技交流回暖的關鍵之一。

唐莉爲復旦大學國務學院教授,曹聰爲寧波諾丁漢大學商學院教授,王爭爲英國德蒙福特大學商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1]CaoC (2023) China must draw on internal research strength,Nature,623, S14

[2]Gilbert N, Conroy G. US extends science pact with China: what it means for research. Nature,2023 Aug 25.

[3]HuG,NiR,TangL (2022). Do international nonstop flights foster influential research? Evidence from Sino-US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Journal of Informetrics,16(4), 101348

[4]MaherB, Van NoordenR(2021). How the COVID pandemic is changing global science collaborations. Nature, 594(7863), 316-319.

[5]MazzoccoI, MeiQ.How U.S.-China tensions have hurt American science,2023 July 5.

[6]MallapatyS(2023).China is finally opening up-what it means for research.Nature, 613,622-622.

[7]WangZ, TangL, CaoC, ZhouZ(2023). The impact of US-China tensions on people mobility: Evidence from air traffic Data. The China Review, 23(4),159–195.

[8]XieQ, FreemanRB(2023).Creating and connecting US and China science: Chinese diaspora and returnee researchers(No. w31306).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9]XieY, LinX, LiJ, HeQ, HuangJ(2023). Caught in the crossfire: Fears of Chinese–American scientist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20(27), e2216248120.

[10]Yan, X. (2010). The instability of China–US relations.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3(3), 263-292.

[11]董潔林. 中美“科技脫鉤”比貿易摩擦更可怕.FT 中文網.

[12]杜寧凱.切斷中美科學合作是全球科學界的損失. 知識分子.

[13]薛瀾, 解決中美關係困境,要大力推動人文科技教育交流.中國日報網.

燕玉涵,漫長的中美直航.華商韜略.

[14]張天祁, 留美華裔科學家生存狀況調查:七成感到不安全,迴流中國加速. 知識分子

[15]周葉斌. 佛羅里達州立法禁止中國學生進實驗室,這意味着什麼?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