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論譠社》拜習會奠基美中新關係(張文基)

世界矚目的拜習會已經結束了,雖然表面上沒有石破天驚的具體成果,但是從各種跡象看,中美關係正走出過去6年的對抗衝突邁向和平共處、合作發展的新模式。(圖/新華社)

世界矚目的拜習會已經結束了,雖然表面上沒有石破天驚的具體成果,但是從各種跡象看,中美關係正走出過去6年的對抗衝突邁向和平共處、合作發展的新模式。這是雙方政府及人民的共同需要,符合世界大勢的發展,必將促成兩個超強的適應和共存,這也將直接影響到臺灣的未來。

自從歐巴馬第二任期以來,美國開始重新定位對華政略,過去6年美中關係全面倒退。回憶兩個重要的歷史節點:1.2020年7月23日,川普的國務卿蓬佩奧在尼克森圖書館公開宣示告別了1972年尼克森訪華後所建立的對華接觸政略,開始了全面以中國爲敵的指導思想。2.2021年3月18日楊潔篪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舉行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時,一改過去中國外交官的溫良恭儉讓態度,公開反擊:「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與中國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

這次,拜習會是在過去幾個月拜登政府主動派遣部長級以上高官不斷訪華的背景下召開的。爲什麼主客易勢變化這麼快?

因爲美國發現過去幾年對華的侵略性政策不能阻止中國綜合實力的上升,反而對美國的經濟造成傷害。其次,不論是從世界局勢,特別是最近以色列與哈瑪斯衝突,及俄烏戰爭,或是拜登治理下的美國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及拜登的不利選情,都顯示了美國,特別是拜登,今天比任何時刻都有求於中國。危害中美關係的主要原因是美國過去6年處處防範、壓制中國,而中國一直希望本着互利的精神,美國能夠尊重中國的根本利益。當美國在許多方面都有求於中國時,自然對於美中關係的止跌回穩、甚至改善提供了客觀的基礎。

在此情況下,很多人都期待這次習拜會中國能在覈心利益的臺灣及南海問題上把中國的底線講清楚說明白。

拜習會後,大陸官方媒體全方位的給出正面的評價,然而,不少海外的華人對此次會議的結果感到一些失望,因爲在攸關中方根本利益的臺灣及南海問題上,白宮發佈的新聞仍然重複美國過去的套話,顯示雙方沒有對一些實際問題如菲律賓在南海的挑釁活動,或美國對臺灣軍援,達成新的共識。

在白宮發佈的會議總結中,美國一如既往的強調航行和飛越自由、維護南海和東海的和平與穩定,重申了美國保衛她的印太盟友的堅定承諾。在臺灣問題上,拜登總統強調,美國的一箇中國政策沒有改變,幾十年來和歷屆政府都是一貫的。他重申,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期待兩岸分歧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符合世界的利益。

然而,理性而言,希望美國公開修正過去宣示的政策是不現實的。因爲,如果美國做出公開的退讓必將導致她過去幾年辛苦構築的各種聯盟關係的解體,加速美國的衰落,這不符合大多數美國人的期望,也必將危害拜登的連任。

中美關係有兩個根本的矛盾:不同意識形態(世界觀)及千古的,也是跨文明的老大與老二的矛盾。這些根本矛盾是不可能透過一次會議甚至今後幾年可以解決的,所以能做的就是在可以妥協的地方達成共識,積累互信,降低敵意。

具體共識包括:人工智慧的發展政策,特別是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建立政府間對話;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開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恢復兩軍高層溝通、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開展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同意明年初進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擴大教育、留學生、青年、文化、體育和工商界交流,中美加快努力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性,等等。

拜習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領導人峰會的最大目的就是清楚地瞭解彼此的底線,避免意圖的誤判,才能管控分歧,避免戰爭。美中都希望買時間:拜登希望他的重建美國計劃能夠成功,而中國也希望快速發展她的高科技及軍事實力,並透過「一帶一路」的共同富裕政策,加大國際影響力。從這個角度看,會議是成功的。

雙方都同意中美關係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對世界和平非常重要,強調要交流,要和平。但是基本的世界觀和對雙方關係的定位是不同的。美國定義是競爭性的,但是需要管控避免大戰,而中方希望的是基於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夥伴關係。

理性觀察,會議的成功可以反映在五個方面:1.當事人,拜登和習近平的態度。2.良好的氛圍。3.雙方媒體的重視度。4.民意支持,特別是掌握美國權力的金融界及高科技精英的支持。5.關鍵領域的坦誠,未公開的交流。

從公佈的視頻看,顯然拜登、習近平都非常滿意,從兩人在花園散步及拜登會後親自送習主席到車邊,兩位領袖的肢體語言就可看出。拜登說這是最有建設性和成就的會議,也表示習近平是很直接坦誠的。

爲了營造良好的氛圍,中美雙方都付出了努力。拜登迎接習近平時,特別展示他手機的一張38年前習近平第一次訪美時在金門大橋前的照片。也提及了舊金山對中美關係的歷史意義,特別是1945年在此簽訂了聯合國憲章,當時中方代表顧維鈞是第一個簽名的代表,反映出美中友好的高峰時刻。

習近平在美中商務全國委員會和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的歡迎晚宴向與會嘉賓發表講話時提及美中過去,特別是對日抗戰時的友好關係及他個人在Iowa州訪問時的美好回憶。

中國大陸在美國的各地僑團也動員數千人到舊金山歡迎習近平,展示了實力。在過去中美關係緊張時期,許多華人深怕介入這種活動,這次不排除美方的默許。

美國主要媒體也對峰會給出極大的關注和持平的報導,相對而言,對於APEC峰會的報導是微乎其微的。這些事實都反映出美國精英階級希望穩定和改善美中關係。

歡迎習近平的晚餐會是一票難求,參與嘉賓囊括美國金融界和科技界的領軍人物,包括:蘋果的Tim Cook, 特斯拉的Elon Musk,Blackstone的 Steve Schwarzman,Salesforce的Marc Benioff, Boeing的Stan Deal, FedEx 的Raj Subramaniam, Visa的Ryan McInerney, Bridgewater 的Ray Dalio, Pfizer 的 Albert Bourla, Mastercard的Merit Janow, 和 BlackRock的Larry Fink。難怪在習拜會的前一天美國股市大漲,特別是高科技股票。

拜登對華政策的轉變是符合美國民意的。根據美國國家安全行動和外交政策與Hart Research有關選民對美中政策的看法,發現雖然大多數選民將中國視爲競爭對手,但他們希望採取明智和外交的方法,避免戰爭。只有13%的人想要採取激進的方法,只有5%的人想要對抗性的方法,絕大多數(73%)受訪者表示,美國應該與中國舉行高層外交會談。

根據媒體的報導,有美國高級官員透露,習近平表示,中國沒有計劃在未來幾年對臺灣採取軍事行動,但討論了可以使用武力的條件。這顯示在臺灣和南海問題方面,雙方充分表達各自的底線,也必將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臺獨是臺海和平的最大威脅,因此不符合美中臺的共同利益。2024年的臺灣大選將是決定臺灣未來的最重要選擇,臺灣人民必須做出理智的選擇。

(作者爲中美論譠社社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