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務部長會面 陸媒評論:感覺比外界預期的要好

中美商務部長會面,陸媒「牛彈琴」:感覺比外界預期的要好。(新華社)

中美商務部長王文濤、雷蒙多昨天在北京會面,大陸知名時政類自媒體「牛彈琴」發文評論,是一次歷史性的會面,「從目前進展看,感覺比外界預期的要好」。

文章稱,說歷史性,是因爲美國又要大選了,但這還是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第一次訪華。要知道,經貿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算起來,雷蒙多是今年訪華的第四位美國高官。與此前布林肯、葉倫等訪華「經中美雙方商定」不一樣,中方宣佈雷蒙多此次訪華,是「應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邀請」。微妙的變化,大家自己體會。

文章稱,雷蒙多此行並不輕鬆。在她落地北京前,美國CNBC引述專家的話說:「這是一次艱難的訪問」。原因很簡單,中美經貿關係的複雜性。

「雷蒙多的訪問將是一次棘手的旅行,因爲她將不得不與中國人談論他們對美國試圖遏制中國經濟並限制其發展的擔憂。」美國前高級外交官蘇珊·桑頓就說,雷蒙多除了促進和穩定對華貿易關係外,還希望「爲美國企業做一些生意」。

文章稱,從目前進展看,感覺比外界預期的要好。先看氣氛,中國商務部發布的通稿,用了7個字來形容:理性、坦誠、建設性。雖然很外交辭令,但是「理性,就是不情緒性衝動;坦誠,大家都不藏着掖着;建設性,應該還是取得了某些進展。」

文章稱,中方當面表達了嚴正關切,涉及如下領域:美國對華301關稅、半導體政策、雙向投資限制、歧視性補貼、制裁中國企業等。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的觀點很明確:泛化國家安全不利於正常經貿往來,實施單邊、保護主義措施不符合市場規則和公平競爭原則,只會損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然後,當着雷蒙多的面,他又說了一句:美方多次表示不尋求與中方脫鉤,希望美方將表態落在實處。

文章稱,這場會面肯定不乏脣槍舌劍。但看中國商務部新聞稿,中美還是達成了兩大成果:

一、中美兩國商務部之間建立新的溝通管道。

雙方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由中美副部長級和司局級的政府官員組成,並有企業代表參加,以尋求解決具體商業問題的辦法。工作組將每年舉行兩次副部級會議。兩位部長同意經常性溝通,每年至少會見一次。企業代表參加工作組,這應該也算是一個創舉。

二、中美啓動出口管制訊息交流機制。這作爲解釋各自出口管制制度和改善溝通的機制。雙方將按照各自法律,就出口管制信息進行交流。按照雷蒙多女士的話說,「我們希望這將成爲一個平臺,以減少中方對美國國家安全政策的誤解。」也就是說,美國要增加政策透明度。

而第一次出口管制訊息交流機制,今天(8月29日)就在北京舉行。

最後,「牛彈琴」提出3點結論:

第一,中美都有改善關係的期望。

中方肯定期望,美國最近的種種做法,嚴重損害中國利益。但這對美國就有利嗎?最近有去過美國的朋友說,感覺美國經濟也不太好,尤其是舊金山等城市,比以往更加蕭條,街上很多店鋪都倒閉了。

疫情三年,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美國既要打壓中國,又不希望中美關係脫軌,還有,美國企業還希望拓展中國的大市場,美國希望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降低美國的通膨。所以,我們看到,最近中美關係也有所緩和。

具體到經貿領域,在雷蒙多訪華前夕,美國商務部突然宣佈將27箇中國實體從未經驗證的名單中剔除,不再限制其向美國企業購買產品。這讓外界很意外,也被視爲美國向中國伸出「橄欖枝」。

此外,中美還批准把兩國之間的客運航班數量增加一倍。這次在北京,雷蒙多還表示:「我們擁有穩定的經濟關係非常重要,這對我們兩國都有利。」這是一句大實話,多少也是一種姿態。文章稱,「所以說,還是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

第二,美國不會放棄另一手的。

對這一點,中國也要放棄幻想。美國有需要中國合作的一面,但更有處心積慮絞殺中國的一面。即便成立工作組這樣的慣常舉動,一些美國保守派還是大做文章。

文章稱,美國衆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就宣稱,美國政府的努力「是幼稚的,也是很危險的」,中國應該被視爲「一個不惜一切代價損害我們國家安全,並在全球範圍內傳播其惡意威權主義的對手」。逢中必反,就是一些美國政客的慣常操作。

文章反問:什麼契約精神?什麼自由市場?什麼公正道義?對他們來說,統統不存在,抹黑中國,批評中國,就是政治正確。所以,對於達成管制信息交流機制,雷蒙多也不得不解釋,美國絕對不會在國家安全問題上妥協和討價還價,但這是對話,我們要增加透明度……

這就是現實。

文章提醒,中方當然期望更好的結果,但美國人會放棄既定戰略嗎?中方更不排除美國人在唱雙簧,不排除他們繼續說一套做一套。

第三,中國還是要自信,要平常心。

畢竟,中國的體量在那擺着,不然,美國也不會絞盡腦汁各種打壓。中國必須承認,這種打壓,確實對中國經濟帶來嚴峻挑戰,但對美國就真是好嗎?美國的晶片企業,不也遭受池魚之殃?

全球化早已讓世界成爲一個整體,中美其實都在一條船上。船上搞內訌,中國不好過,美國也兇險,全世界都頭疼。中國又該怎麼辦?

文章稱,「關鍵是隻要我們堅持真理,堅持正義,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就不怕任何外部勢力的打、罵。只要我們奮發圖強,勵志前行,終究會渡過難關,終究會好起來。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也應該是我們的定力所在、自信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