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領導人會晤正在積極籌備中 傅聰:中國視歐盟爲夥伴

「中歐領導人會晤正在積極籌備中」,傅聰:中國視歐盟爲夥伴。(路透)

據觀察者網引述中國駐歐盟使團官網6月24日消息,6月20日,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大使出席瑞士stars基金會舉辦的中歐關係對話會,同stars基金會董事會成員、China Macro Group(CMG)聯合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陳瑞華(Markus Herrmann)進行對話。傅聰表示,中國視歐盟爲夥伴,中歐領導人會晤正在積極籌備中。

陳瑞華:自2003年以來,中國發表了三份對歐政策文件。從戰略角度看,歐盟對中國有多重要?您如何看待歐盟在國際舞臺上扮演的角色?

傅聰表示,中國對歐政策向來保持穩定連貫。中方始終視歐盟爲國際政治和經濟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同一些人希望將中國打造爲「對手」不同,中國視歐盟爲夥伴。對中方而言,中歐之間有很多共同點,在許多問題上可以攜手合作,特別是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方面。人工智慧目前廣受關注、熱度很高,中歐之間在該領域可探討的內容很多。在覈不擴散領域,中歐也有許多共同利益。這就是中方對歐盟的看法。儘管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我們仍然堅信中歐加強合作不僅符合雙方利益,也將造福世界。

陳瑞華:請問中國對歐政策會隨時間改變嗎?

傅聰:由於具體問題變化,一國的某些政策立場自然也會發生改變。但正如我所說,中歐之間有着廣泛共同利益,我們有充分理由加強合作並努力克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因爲這符合雙方和世界的利益。

陳瑞華:2013年11月中歐雙方曾簽署《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但該規畫似乎沒有延期。請問目前中歐有哪些合作框架?

傅聰:《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未能續期令人遺憾。但中歐之間仍有成熟的合作框架。雙方建有許多對話機制,從領導人會晤,到戰略、經貿、數位、環境與氣候以及人文等五個高級別對話機制,到工作層70多個對話機制。這些對話機制爲中歐關係發展提供了制度框架。

任何雙邊關係發展都需要一些指導原則作爲基礎,中歐關係也不例外。比如,互不干涉內政和互相尊重核心利益原則。這些構成了中歐關係的法律和政治框架。如果這些原則能被堅守,我對中歐關係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陳瑞華:由於新冠疫情,去年歐中領導人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那次會晤也被歐方稱爲「聾子對話」。今年會晤預計某個時間在北京以實體方式舉行,您能否介紹一下今年歐中領導人會晤情況?

傅聰:中歐領導人會晤是中歐間的重要溝通機制,迄今已舉行了23次年度會晤。中歐領導人會晤非常重要,爲中歐關係發展發揮戰略引領的作用。當然,在雙方對話中,我們有時能夠達成一致,在其他一些問題上可能無法達成一致,這都很正常。這是我們對中歐溝通對話的基本看法。

關於今年會晤,我們正同歐方同事一道努力籌備。我剛纔提到的系列高級別對話都旨在爲會晤做準備,梳理屆時可能達成的成果。目前,會晤籌備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幾位歐盟高級官員將訪華,包括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歐委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歐委會執行副主席蒂默曼斯。我們希望能儘快敲定領導人會晤日期,向外界展示中歐合作的具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