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啓臺美TIFA會議 鄧振中:美方不再要我們做這做那

臺美TIFA會議今天上午7時透過視訊舉行,行政院今下午舉行會後記者會政務委員鄧振中說明談判過程雙方達成成立工作小組對談的決議。(行政院提供)

臺美今天恢復召開「臺美貿易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會後表示,此次會議與過去有很大差異,過去美方都是「要求我們要做這個、要做那個」,今天則是基於合作精神召開會議。他說,原因臺灣已把美方指責的問題,也就是豬肉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量問題解決了,充分了解臺灣想跟美國接軌的決心,因此就用積極態度與我會議。

睽違5年的TIFA於今天開始重新展開,蔡英文總統事前特別表示,這將爲臺灣走向國際經貿舞臺做好準備。會議結束後,針對今天會談氣氛及美方態度,鄧振中表示,我方向美方表達,臺灣希望有一天能夠跟美國簽訂雙邊貿易協定BTA,美方答覆「我們有很多事情需要去處理,類似今天會議討論的議題,如果都能繼續下去,當然對達成目標有幫助。」

鄧振中強調,美方最後在總結表示,今天會議非常具有建設性,「我報告一下,跟過去TIFA很大的差異,就是過去都是美方要求我們要做這個、要做那個,今天則是基於合作精神進行會談。」

鄧振中進一步解釋說,臺灣已經把過去「美方指責我們很大的問題」,也就是萊克多巴胺豬肉的安全容許量問題解決了,這讓美方充分了解臺灣想在政策上跟美國接軌的決心,因而用積極態度處理今天的會議。

至於此次會議是否也談及臺灣進口美國萊豬後的臺美關係影響?鄧振中說,美方對我們去年8月制定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量這件事,「他們對我們願意跟國際規範接軌的決心表示高度的讚許」,認爲可以看出臺灣的努力,也因此促成這次會議。

對於未來臺美若簽訂貿易協定,名稱是否就是BTA?鄧振中說,這次會議倒沒有談到這麼細,但國際對於字眼運用是交互使用,有的稱爲雙邊,有的稱爲自由貿易協定,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協定能幫助雙方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