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將培育千億級檢驗檢測服務業集羣

近日,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發佈《重慶市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重慶將培育千億級檢驗檢測服務業集羣。

現狀

西部唯一國家級示範區和集聚區

重慶檢驗檢測服務業得到快速發展,初步建立起產品質量、衛生醫療、生態環境、建設工程、交通運輸等門類齊全的檢驗檢測服務供給體系,檢驗檢測產業鏈上、中、下游集羣化發展態勢基本形成。

截至2022年,重慶檢驗檢測全產業鏈規模突破450億元,其中上游檢驗檢測裝備製造鏈產值突破100億元、中游檢驗檢測技術服務鏈營收突破300億元、下游延伸技術服務鏈營收突破50億元。

重慶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機構(CMA機構)689家,營收93億元,涌現出川儀股份、中國汽研、招商車研、凱瑞機器人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行業頭部企業和知名品牌,汽車(摩托車)、智能製造、先進材料等部分領域的檢驗檢測能力居於全國領先地位。

重慶已成爲西部地區唯一獲批同時建設檢驗檢測國家級示範區與集聚區的省級區域。

目標

到2027年全產業鏈規模達千億級

爲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戰略,《規劃》提出一系列目標。到2027年,初步形成檢驗檢測服務業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格局,構建統一管理、共同實施、權威公信、通用互認的檢驗檢測體系,形成"兩區五羣多基地"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空間佈局,基本建成千億級檢驗檢測服務業集羣。重慶檢驗檢測服務業規模實現倍增,初步建成國家中西部檢驗檢測服務業高地。

到2027年,檢驗檢測服務業全產業鏈規模達到千億級,其中上游年產值達到250億元,中、下游年營收分別達到700億元、150億元。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範區、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的CMA機構營收在全市佔比分別達到40%、25%,初步建成檢驗檢測裝備研發製造羣、中心城區檢驗檢測服務羣、渝西地區檢驗檢測服務羣、生態三峽檢驗檢測服務羣、綠色武陵檢驗檢測服務羣等5個市級檢驗檢測產業集羣。CMA機構達到800家,新培育3個全國知名的檢驗檢測品牌,基本形成適應重慶產業發展的檢驗檢測新格局。

到2035年,基本形成與重慶城市發展定位相契合、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相匹配、與人民羣衆對高品質生活需求相適應的檢驗檢測服務體系。

舉措

聚焦"33618"上中下游齊發力

爲了實現上述目標,檢驗檢測服務業上游,《規劃》提出,加強檢驗檢測裝備研發製造。例如,錨定世界500強、全國100強檢驗檢測裝備製造企業,招引一批虛擬檢測、電子信息、智能製造、量子計算、北斗導航、生物醫藥等前沿檢驗檢測裝備製造龍頭企業。

同時,打造一批"業務流程信息化、關鍵檢驗環節可視化、主要檢測項目自動化、記錄與報告電子化"的數字化智能化實驗室。力爭到2027年,重慶CMA機構基本實現"通用+專用"相結合的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系統)全覆蓋應用。

針對檢驗檢測服務業中游,聚焦全市"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羣體系建設需求,持續鞏固汽車(摩托車)、先進材料等領域檢驗檢測能力的領先優勢,服務汽車(摩托車)產業發展;儘快補齊電子信息、智能裝備、食品及農產品等領域的檢驗檢測能力短板,支撐產業健康發展;超前謀劃佈局軟件與信通服務、新能源、新型儲能及前沿新材料、動力裝備等領域的檢驗檢測能力。

例如,汽摩檢驗檢測領域,引導中國汽研、招商車研等檢驗檢測機構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及智慧交通科技創新基地、國家新能源質檢中心、國家氫能動力質檢中心、國家級車聯網先導試驗區、自動駕駛測試基地、比亞迪電池研究院總院等重點項目建設。培育2—3家機動車產品進口國權威認證機構指定實驗室,助力重慶汽車、摩托車產品出口。力爭到2027年,汽車(摩托車)檢驗檢測年營收達150億元。

在檢驗檢測服務業下游,鼓勵大型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爲汽車(摩托車)、電子信息、智能裝備、軟件及信通服務、普通工業產品(消費品)等重點產業提供全過程、全生命週期的"一站式"綜合服務。支持開展綠色產品、有機產品、生態產品、城市軌道交通產品、鐵路產品、無人機、智能家電,以及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碳足跡、碳標籤、"同線同標同質"等高端品質認證;支持開展富硒認證、無抗認證、辣度認證等地方特色認證;探索開展新型儲能、物聯網、區塊鏈、隱私計算等認證。

推進"兩區五羣多基地"建設

《規劃》還提出,統籌推進"兩區五羣多基地"建設,優化檢驗檢測全鏈空間佈局。"兩區":即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和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範區。"五羣":即一個市級檢驗檢測裝備研發製造羣和四個市級檢驗檢測服務羣。"多基地":即一批區域性特色產業檢驗檢測服務基地。

其中,持續打造國家級集聚區、示範區。圍繞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優勢產業和重慶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服務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重點提升電子信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裝備、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等檢驗檢測能力。到2027年,實現檢驗檢測服務業年營收(產值)300億元,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

持續提升兩江新區"一園三區八平臺"檢驗檢測能力,新建涉外商務專業服務集聚區、檢測認證產業園,重點提升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及智能製造、生命科學、航空航天、前沿新材料、AI及機器人等檢驗檢測能力。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智慧運營中心建設。到2027年,實現檢驗檢測認證年營收(產值)400億元,檢驗檢測能力和營收居全國示範區前列。

上游新聞記者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