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金融助農爲產業發展送去“及時雨”

本文轉自:重慶日報網

12月29日,記者從2023年重慶金融助力農村致富帶頭人典型案例徵集總結展示活動上了解到,今年以來,由市金融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委、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發起的“重慶金融助力農村致富帶頭人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已累計發放貸款27億元,惠及84家農業新型經營主體、254家農戶。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加快探索一條具有重慶特色的城鄉融合推動山區庫區現代化和“三農”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

在發展過程中,我市不少農業經營主體或涉農項目面臨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爲打造金融助農新模式,鏈接“金融”“農業”“傳媒”“市場營銷”四大資源,去年11月,市金融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委、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發起“行動計劃”,聯合中國農業銀行重慶市分行等12家金融機構,搭建起重慶金融助農產融平臺。

農村致富帶頭人和農業產業化項目業主,只需關注“渝金產融”微信公衆號,或登錄上游新聞App“重慶金融助農產融平臺”專題頁面,點擊“我要貸款”填寫貸款申請,銀行就可及時掌握農村致富帶頭人的貸款需求。金融機構(銀行、擔保公司等)再根據需求審覈貸款、進行放款等。

今年2月以來,爲給涉農主體送去更多金融“及時雨”,活動主辦方先後在酉陽、南川、奉節、墊江舉辦了四場金融助力農村致富帶頭人投融資對接會,幫助了不少業主,南川區蔬菜種植大戶姜國強便是其中之一。

姜國強是南川區騰春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看好農業前景,2010年他來到南川區大觀鎮金龍村種植蔬菜,產業逐漸發展壯大,2021年被認定爲市級農村致富帶頭人。

“種的菜批發市場和商超搶着要。”姜國強說,他想擴大生產規模,但算下來差不多要200萬元,資金成了最大的“攔路虎”。

姜國強想通過銀行抵押貸款,但只能貸到120萬元,找親戚朋友借了50萬元,仍有30萬元缺口。一籌莫展之際,姜國強得知了重慶金融助農產融平臺爲農村致富帶頭人提供融資幫助的消息。對接平臺後,姜國強順利申請並填報了相關資料,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重慶南川區支行確認後,很快便同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了貸款簽約。“效率高,抵押條件相對寬鬆,還有擔保費補助政策及央行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優惠。”他說。

重慶金融助農產融平臺負責人說,目前平臺匯聚了銀行、保險、擔保等金融機構12家,總授信融資額度預計達183億元。今年以來,累計發放貸款27億元,惠及84家農業新型經營主體、254戶農戶。

總結展示活動還評選出30家典型案例和10家突出貢獻單位。

“‘行動計劃’充分體現了金融支農、金融惠農的作用,彰顯了我市廣大金融機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助農興農的爲民情懷。這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發揮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在當日活動上,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評價道,“接下來,我們將迭代升級重慶金融助農產融平臺,進一步擴大金融資源惠及範圍,豐富隨貸隨用、隨借隨還等特色產品,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送去更多金融‘活水’。”(記者 趙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