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話 |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細說中國探月

“嫦娥一號”是我國第一顆探月衛星,歐陽自遠是中國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者,因其在中國探月工程中的傑出貢獻,被譽爲“嫦娥之父”。

2007年11月7日,在確認“嫦娥一號”成功被月球捕獲並開始繞月運行的那一刻,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與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兩個年逾古稀的科學家興奮、激動得抱頭痛哭。中國開始了向太陽系的星辰大海挺進的堅實步伐!

心無界,境自遠。從擡頭仰望星空那一刻起,到中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升上天際,人類對太陽系的探索從未停息。在這個中秋佳節,讓我們來認識這個和月球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人,聆聽他求索天地間的歲月往事。

點擊音頻,收聽歐陽自遠院士在“中歐話未來”活動中的演講

歐陽自遠:細說中國探月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迄今爲止,一共有12人登上過月球表面,均爲美國航天員。

齊奧爾科夫斯基是一位偉大的蘇聯航天科學家,他計算出了航天飛行的三個宇宙速度。在他的墓誌銘上,刻着這樣一段話:“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開始他們將小心翼翼穿出大氣層,然後去征服太陽系。”

他的描述非常逼真,因爲就目前的科技水平,也許在一個世紀內,人們的探測範圍都只能在太陽系。

1977年,美國發射了兩個飛行器: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46年時間過去,它們纔剛剛飛過了八大行星,遠沒有到達太陽系的邊界。根據測算,直到4.6萬年後,它們纔可能飛到隔壁的太陽系。

而要探測太陽系的星辰大海,月球探測是一個起點。

後來居上的“探月”之路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拉開了人類空間時代的帷幕。

中國探月工程經歷了35年漫長的準備,10年精確論證。當時我被任命爲首席科學家去探測月球,這令我非常興奮。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從月亮城——西昌發射升空,雖然比美國和蘇聯晚了半個世紀,但我們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所有人家做過的、很重要的,我們也要做,並且要做得更好,要讓全世界用中國的數據。同時,還有1~2項是別人沒有做過的。

我們知道,未來地球會面臨能源危機,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開始把目光轉向月球。氦-3是一種在地球上很難得到的清潔、安全、高效的核聚變發電燃料,被科學家們稱爲“完美能源”。各國科學家們已經圍繞着月球上氦-3的儲量、採掘、提純、運輸及月球環境保護等問題悄然開展相關研究。

下面這張圖是“嫦娥一號”做的月球元素分佈圖。這些原料地球上沒有,但月球上有,是中國最早將其分佈圖做出來,並向全世界公佈。

來源:歐陽自遠院士PPT

我們測定了月球土壤層的厚度,以此來計算月球上氦-3資源的含量,這項成果是世界首創。最終,我們測算出月球上氦-3的含量爲100萬噸以上,至少可以保證人類用一萬年,這是中國爲全人類做出的重大發現。

860米!與小行星擦肩而過

“嫦娥二號”發射時,我們有經驗了,給它帶足了原料,供其進行繞月飛行。我們希望“嫦娥二號”做出來的圖,能做到全世界分辨率最高。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發射成功,它飛了77天,飛到距離地球約150萬公里的地方,記錄到太陽爆發活動的數據,這個數據也是人類首次獲得。

非常幸運的是,這次“嫦娥二號”還偶遇了一顆小行星。我們通過精確計算小行星的軌道路線,計劃讓“嫦娥二號”飛過去,拍下它的照片。我們要求它們見面的時候,距離不得大於1公里。

在距離地球1000多萬公里的地方,控制“嫦娥二號”貼着小行星飛,距離還不得大於1公里,到底怎麼去實現?搞技術的同志真的辛苦,想盡各種辦法,真的精確地實現了!最後距離是860米,它們擦肩而過,拍下了珍貴的照片。

就是這顆小行星,長4.46公里,寬2.4公里,形狀像顆花生。這次經歷,也是中國第一次去探測一個小行星。

來源:歐陽自遠院士PPT

現在“嫦娥二號”還有能量,大約2029年,它還要返回地球,那時我們再聽它訴說一生的奇遇。

中國命名了月球上的“廣寒宮”

嫦娥一號、二號的任務是繞月,三號、四號的任務是落月。讓四條腿的着陸器安安穩穩地落到一個平面上,如何選址就成了難題。

爲此,我們做了一個技術創新。

2013年12月2日凌晨1時30分,“嫦娥三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嫦娥三號”用了一項新技術:人工智能。着陸器根據人工智能的指揮,會選擇最合適的地點安全落下。

“嫦娥三號”這次正面登月,做了很多其他國家沒做過的事。

來源:歐陽自遠院士PPT

“嫦娥三號”的着陸器安裝了四個特殊的儀器:人工智能指揮的降落相機;極紫外相機,用來觀測地球極紫外的濃度、大小的變化;月基光學望遠鏡,在月球上觀察天文;地形地貌相機。

“嫦娥三號”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做,整個軟着陸過程大約12分鐘,最終平安地,而且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我們把“嫦娥三號”落地的地方命名爲“廣寒宮”,這項命名已經獲得國際批准。另外,“嫦娥三號”還實現了長期對太陽的觀測及對地球環境的監測。

人類第一次看到月球背面

自從我們的老祖宗擡頭望月開始,一直到今天,人類看到的月亮只是半個月亮,月亮的另一側在地球上永遠也看不見。根據“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傳回的照片,可以看到,月球的背面地形很陡,都是高山峻嶺,太危險了!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成功發射,歷時27天,於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着陸月球背面,它着陸的地方很特別,是月球背面一個巨大的盆地,叫馮·卡門撞擊坑,直徑有2480公里,深度12.8公里,是40億年前一個巨大的天體撞擊月球砸出來的。

來源:歐陽自遠院士PPT

“嫦娥四號”選擇在這裡着陸,就是希望把最古老的東西挖出來,看看月球的歷史有沒有新的記錄。

“嫦娥四號”沒有讓我們失望,登上了神秘的月球背面,這是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勘察,也是人類首次在月球的高緯度極地着陸。

來源:歐陽自遠院士PPT

爲了讓地球和月球之間能有信息和數據的傳輸,我們還在地球與月球之間架起了一座“鵲橋”——中繼星“鵲橋”,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在地球與月球背面之間構成暢通的通信鏈路,這也是人類首次實現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

重新推算出月球最後一次活動時間

其實,星球就像人的一生,會經歷誕生、嬰兒期、青少年期、中老年期,也會老態龍鍾,最終“死去”,即內部能量耗盡,失去活力。

太陽和地球也有“壽命”,據估算,目前太陽還有50億年壽命,地球還有40億年。很多人認爲月球30億年前就“死亡”了,但我們覺得,時間可能要更晚,30億年前月球應該還有能量,但是我們沒有證據。所以討論“嫦娥五號”的時候,搞技術的同志說:“我們保證給你抓一把土回來。”我說:“你一定要落到最關鍵的地方,要在‘嫦娥四號’落地的地方。”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它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去月球上抓一把“特別的土”帶回地球。最終,中國一共採回1730克樣品。通過取樣測算,我們發現月球最後一次活動是在20億年前左右(約19.6億年—20.21億年前)。

我們的數據獲得了認可,國際上認爲中國立了大功,刷新了人類對月球歷史的認知。我們做的點點滴滴,都是爲人類認識月球做貢獻。

嫦娥系列探測器共發射了五顆,每顆都很出色,每顆都完成了意義非凡的使命。

2030年,我們準備在完成不載人探測後,擇機實施載人登月。預計到2036—2045年,有望建成綜合型的月球基地,實現人類長期駐留。

來源:歐陽自遠院士PPT

未來,在探月方面,我們理應做得比別人好。同時,我們也一定要踏踏實實,穩步實現我們的目標。

改造火星,需要幾步

我們再來談談火星。

我們的地球面臨着能源危機、全球變暖以及小天體撞擊等潛在風險。一直以來,人類對於火星能否成爲第二個地球抱有無限希冀。如何讓火星也變成人類可以居住的星球,使人類可以持續生存發展,這是未來深空探測的重點。

那麼,火星又該如何改造?

我們知道,火星現在沒有人能居住。它的平均溫度常年都是零下50~60攝氏度,太冷了!火星上沒有水,只有冰,怎麼把冰融化,成爲擺在人類面前的第一個難題。而且火星上氣壓很低,人類在火星上得穿宇航服,住地下室,在密封的環境,不斷獲得氧氣,不然根本無法生存。

馬斯克非常積極,他說願意做火星移民,更提出可以先移民100萬人到火星上,建立一個火星基地,然後在火星上炸1萬顆氫彈,把冰雪全部融化成水,以此來加速火星改造。

我們認爲,這是個非常危險的提議。

迄今爲止,人類共嘗試探測火星51次,但成功的概率不到50%。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由“長征5號”火箭在文昌發射場發射成功,天問一號將圍繞火星是否存在過生命或具備生命存在的環境、火星演化和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兩大科學問題,開展研究活動。

從1998年到今天,全世界的科學家們召開了多次關於火星改造的國際會議。大家商量了很長時間,討論出下面七個步驟,最終實現改造計劃估計得半個世紀左右。

來源:歐陽自遠院士PPT

首先,改造火星要提高火星表面的溫度,增加大氣濃度,我們主張可以在火星上建立工廠,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得多了,會使得火星變暖,讓冰雪融化,赤道有水流動。

其次,引種地球上的一些低等植物覆蓋到火星,建立火星的表面生態環境。環境生態建立成功後,就可以發展農牧業,解決糧食、食品的供給問題。

最後,建設工業設施和人類生活的基礎設施,逐步實現火星旅遊或火星移民。

我相信,通過人類的智慧和努力,火星完全能被改造成生機盎然的“小地球”,再現“青山綠水”,成爲人類的“第二家園”。

向太陽系的星辰大海挺進

對於太陽系的探測,我認爲有四個重要組成部分:月球探測是起點,火星探測是重點,小行星探測是熱點,行星際之間的穿越探測則是亮點。

地球外圍目前已經發現近2萬顆小行星。小行星分成四類大軌道,有兩類跟地球的軌道相交,這表明它們很有可能撞上地球,這對人類造成極大威脅,恐龍的滅絕已經被證明就是小行星撞擊導致的。對行星的探測,將來可以爲地球規避災難,也是爲全世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行善舉。

未來,行星際深空探測是科技競爭的制高點。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目前,我們有了更詳細的計劃,未來將會去探索木星的80顆衛星、土星的83顆衛星,它們可能都存在生命。

近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佈:他們發現了一顆名爲“K2-18b”的系外行星。這顆系外行星距離地球120光年,科學家在它的大氣層中發現了一種“與生命獨特相關”的氣體——二甲基亞碸。這種氣體的存在表明,這顆行星上可能存在着外星生命。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K2-18b的大氣層中還存在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這些物質的存在表明它適宜居住,甚至可能已經有人居住。

雖然這一發現不能直接證明外星生命的存在,但它爲尋找外星生命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和依據。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我們將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外星生命的證據和線索,讓我們對外星生命的認知更加深入。

曾經有一個記者問我:現在看到滿天繁星,會想到什麼?

我的回答是:銀河系直徑有10萬光年,有1000億個“太陽”。所以,我現在的視野不光是一個月亮,我看到的是整個銀河系,在我眼裡,滿天繁星都是遠遠近近的太陽。讓我們一步一步去探測太陽系,一起向太陽系的星辰大海挺進。

以上內容根據歐陽自遠院士的演講內容整理,內容有刪節。

編輯| 菅偉偉

責編| 嶽頂軍

一個和月球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人

1952年,我們年輕的共和國剛剛成立不久,一窮二白、百廢待興。17歲的歐陽自遠參加了全國第一次大學生統一考試,被錄取到剛剛成立的北京地質學院。那一年,他決心“學地質,去找礦,爲國家的工業化出力”。

憑藉在大學四年裡打下的地球科學的堅實基礎,畢業後,他參加了全國第一次副博士研究生統一考試,後被錄取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銅礦與鐵礦的成因與找礦方向。

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拉開了人類空間時代的帷幕。

1958年,歐陽自遠提交了研究生論文。此後,截至1992年的35年裡,他專心致志地開展相關領域科學文獻的調研,總結蘇、美開展月球與行星探測的計劃、進展、成果與失敗教訓的分析研究。他的研究方向從地球科學逐步拓展爲以地球爲基礎的比較行星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從地球化學擴展爲天體化學等。

此外,他逐步在中國建設相關的研究實驗室,培養隕石學與天體化學、月球與行星科學領域的研究生,一批批年輕的科技人才快速成長。他們現在已經成爲我國天體化學、月球與行星科學、月球與太陽系天體開發利用前景的研究骨幹!

從1993—2002年的10年裡,國家要求他準備系統論證與答辯。他主持撰寫的《中國開展月球探測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論證報告》《中國月球探測的發展戰略與長遠規劃研究報告》《中國首次月球探測的科學目標與有效載荷配置研究報告》,都得到專家組的一致贊同和全力支持。

2003年,國防科工委指定孫家棟和歐陽自遠負責組織全國相關的科技專家,起草編寫《中國首次月球探測的立項報告》,呈報國務院領導審查批准。2004年1月得到國務院領導批准立項。中國的月球探測工程進入實施階段。

從1958年至今,歐陽自遠從事深空探測工作已有65年。自2007年發射“嫦娥一號”以來,中國的無人月球探測階段已經連續成功發射了嫦娥一、二、三、四、五號,實現了繞、落與回三個階段的目標,取得了大量國際領先性科學探測成果。

“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同等重要,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科學家有責任和義務向廣大公衆傳播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知識、科學方法與科學道德,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爲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貢獻!

經過長時間的積累,2008—2018年的11年間,歐陽自遠準備了14個不同主題的科普報告,考慮到公衆知識基礎的不同,每一個主題報告都準備了2~3種不同的版本。

自2008年以來,對於每一次現場科普報告,歐陽自遠都記錄了報告日期與時間、報告題目、組織聽衆的單位、參加人數等。經統計,截至2018年的11年裡,歐陽自遠一共進行過現場報告618次,平均每年現場報告56場;現場聽科普報告的的總人數共383590人,每年平均現場聽科普報告的人數32140人,同時,各地的現場報告還通過互聯網廣泛傳播,觀看人數呈幾十倍增加。

除此之外,他還主編、撰寫出版了有關月球、地球、火星、小行星與太陽系探測的科學專著11冊,科普書籍24冊。

如今88歲的歐陽院士還是一名B站UP主:做硬核知識主播,開設沒有牆壁的教室,將畢生所學通過網絡授以青少年,用日復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識的種子。

擡頭望月,俯首吟詩。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寫出你對月球、火星、宇宙星辰大海的無限暢想,點贊前五名的讀者,將獲得《歐陽自遠自傳:求索天地間》一本~

《歐陽自遠自傳:求索天地間》

作者:歐陽自遠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點擊諮詢中歐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