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禮回歸北京 甜蜜經濟上看數千億

北京豐臺區的格樂利雅園區內,一場古風婚禮秀正在進行。圖/本報北京傳真

「愛我華夏,禮樂隆興。三書六禮,國風浩蕩。兩姓聯姻,五世其昌。」司儀完顏思允登上舞臺,又一場中式婚禮開始了。這是完顏思允今年主持的第85場中式婚禮,主打漢式宋風。僅看名爲「水上汴京」的宴會廳,就重現了隋堤煙柳、金池夜雨、樑國香霽等汴京八景。

燈光變幻,樂曲悠揚。新郎從舞臺一側廊檐下出場,新娘身着青綠色重工刺繡滿花金通暗紋款宋制漢服款步而來,在橋頭與新郎會合。拱橋之上,新婿三揖,新婦三讓,隨後二人手執繡球走上主舞臺,三叩九拜、行結髮禮、食同牢肉、飲合巹酒,步步莊重。

「宋朝講究紅男綠女,綠色爲木,木乃生髮之意,綠色對女子而言是高貴的象徵。九拜是對天、地、人各拜三次,九又爲至陽之數,古人認爲拜九次最爲圓滿。」儀式之前,完顏思允已將種種細節向一對新人講明。「其實中式婚禮一直存在,只是之前年輕人中流行的是西式和韓式婚禮,近幾年國潮出圈,在北京,中式婚禮又迴歸了」。

一站式提供場地、酒席、策畫、主持等服務的婚禮堂,最先感受到傳統迴歸後激發的消費活力。格樂利雅婚禮策劃總監鄭小明表示,去年7月,首個仿唐制的「雲中長安」宴會廳在北京豐臺店一亮相,就成爲10個場地中滿檔率最高的宴會廳,目前,明年9月和10月的週末檔期,都已訂出七成。

仿宋制的「水上汴京」宴會廳今年5月剛落成,同樣一到週末就爆滿。「這個宴會廳接待的第一場婚禮,新娘是位中國姑娘,新郎是她在俄羅斯留學時認識的當地人。」鄭小明至今還記得新郎第一次見到中式婚禮希景的驚喜,「這可不僅僅是一單生意,更是一次對中華傳統禮儀的體驗」。

資料顯示,中國婚慶市場規模達到數千億元人民幣。延伸到產業鏈,以婚慶爲核心的「甜蜜經濟」,給相關產業注入了發展潛力。北京豐臺玉泉營街道聚集了一站式婚禮服務機構2家、婚慶公司3家、婚禮酒店3家、婚紗攝影機構2家。婚禮帶動下,今年上半年僅草橋村鮮切花銷量就達到2100萬枝,銷售額超過3億元,其中約70%都用於婚慶相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