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捍衛疑美論 孫曉雅挺言論自由

中國時報社論

就在臺灣朝野爲「疑美」、「反美」、「反戰」爭論不休,甚至將對手戴上「親中」的紅帽子之際,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針對反美議題坦率表示,比起「反美主義」,自己認爲此刻看到的,更像是對美國的質疑。孫曉雅說:「我覺得『發表反美言論』和『質疑美國』是很不一樣的事情,我認爲言論自由的部分精神就是保護懷疑論。」

美國人民也不信任政府

孫曉雅的說法代表非常典型的美國傳統自由主義。美國在世界各地發動戰爭,因此在歐洲、中東各地遭遇的反美言論、示威抗議行動,其激烈程度都遠遠超出臺灣。臺灣甚至連反美的言論都很少出現,遑論示威抗議。當然,在講究言論自由的美國,自由派與左派學者的反美言論也比臺灣激進。所以,像行政院長陳建仁把立法委員高金素梅在立法院的質詢公然批鬥爲「疑美論」,在美國人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毫無民主觀念。

事實上,美國自立國以來,就有不信任政府的傳統。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傑弗遜說過:「我們美國的民主,是建立在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上。」即使今天,美國人民依舊不信任他們的政府,懷疑他們的政府。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於2022年6月6日所公佈的民調,65%受訪者認爲政治人物競選公職是爲了他們個人的利益,僅有20%民衆認爲聯邦政府大部分時間都會做正確的事情。自從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第二任期以來,民衆對於聯邦政府的不信任情緒幾乎沒有改變。

美國人民如此「疑美」、「疑政府」,正是民主國家的典型,爲什麼唯獨民進黨政府卻不允許臺灣人民懷疑美國政府呢?爲什麼民進黨要強迫臺灣人當全世界最死忠的愚民,去相信一個連他們自己的人民都不相信的政府呢?

事實上,孫曉雅很清醒地看到,民主國家的言論自由和激烈爭辯乃是常態,辯論反而是釋疑的最好方法。而她的責任,正是與所有疑美論者、反美論者對話,說服對方。這也是美國外交官在每個國家都應做的事。

坦白說,孫曉雅的工作並不好做。因爲川普之後的美國外交政策的確相當混亂,不要說阿富汗撤軍、俄烏戰爭的政策進退維谷、難以捉摸,即使臺灣這樣的小地方,也有太多打着國務院、前國務院、參議院、衆議院的各路政客絡驛於途,賣軍火的、搞工程的、要捐助的、來遊說的,各自有不同的利益打算,但共同的策略倒是有志一同:恫嚇臺灣,將兩岸關係搞得很緊張,宣稱若無美國援助,臺灣一定會被中國攻下。臺灣若被攻下,臺積電一定要先炸掉,不要讓中共接收。更多混亂的消息還包括軍事演習、南海衝突、日韓結盟、東亞戰爭部署等。

打壓異議民主反面教材

但這些迎面而來的紛亂訊息,往往前面說完後面否認,讓臺灣民衆不知如何分辨真僞。舉例而言,日前訪臺的美國前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曾表示,華府兵推有毀臺計劃,其後又否認;此次又說,臺灣民衆「假如上百萬人都會使用AK-47步槍,在社會各個角落有能力保家衛國,中共領導人可能重新評估是否入侵臺灣。」當美國社會爲了校園槍枝暴力氾濫而要禁槍的時候,他居然要臺灣人各給一枝俄製步槍,問題是步槍可以抵擋飛彈嗎?這是什麼窮兵黷武的美式暴力?這種粗暴幼稚的觀念如果變成臺灣國防的指導,那臺灣會安全嗎?人民不憂心嗎?這樣幼稚的言論不能懷疑嗎?

前後矛盾的訊息、沒有一致性的政策邏輯,不要說全世界都對美國感到懷疑,即使臺灣老百姓都爲了身家性命而暗自咒罵,唯獨把臺灣安全系乎美國之上的民進黨政府卻麻木不仁,還不許老百姓有一點懷疑,這還是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嗎?

舉世皆知,面對疑慮的最佳對策,即是公開、民主的辯論──疑美論正是如此。一個正常民主國家,堂堂正正公開辯論美國對臺政策、國防安全承諾、臺灣自保戰略等等,纔是最好的釋疑。用「不準懷疑」打壓異議者的言論自由,臺灣只會成爲世界恥笑的民主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