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民進黨的青年破口已成形

社論

民進黨一向自豪於年輕族羣的支持,但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蔡英文總統在年輕人(20~24歲)的支持度上,已從去年5月93%的高峰墜落,8月的最新調查只有45%。將近4成年輕支持者對民進黨「幻滅」,應該不是單一事件的影響,而是多個骨牌疊積的結果。

年輕支持者對民進黨幻滅

民進黨在野時期,將「勞權」無限上綱,但是執政之後,「一例一休」的自我反覆,蔡英文「你去跟你老闆說」的輕蔑,讓年輕人瞠目結舌,2018選舉民進黨大敗。執政5年,勞工薪資偏低的問題未改善,民進黨說自己「連續5年調漲基本工資」,但那是名目薪資的增加,根據勞動部「國際勞動統計」,從2016到2018年,臺灣實質薪資成長5.27%,低於南韓的11.26%,新加坡的12.20%,僅略高於香港的5.22%。

衆所皆知,2014年後香港經濟因爲社會運動而內耗空轉、投資卻步,民進黨執政下的實質薪資成長,居然只能跟同時期的香港半斤八兩,這算是好成績嗎?更不要說,年輕族羣最重視的「居住正義」,蔡總統選前承諾8年興建20萬戶社會住宅,現在即使把「興建中」的都算進來,也只有4萬6439戶。

社會住宅供給不足,房價自然節節升高。根據國泰房地產指數,今年第2季,六都加新竹,除了新北市之外,房價全部創下歷史新高;再加上貧富差距連續3年擴大,去年的五等分位差距6.13倍,創下8年新高,這都讓社會底層面臨更嚴峻的壓力。

從政策面看,在實質薪資、貧富差距、居住正義方面,蔡政府繳出的是「不及格」的成績單。年輕族羣重視的是未來,不一定那麼在乎眼前的生活條件,只要執政者站在正義的一邊,理念的一邊,國家社會未來有希望,他們還是會力挺。但民進黨上任以來種種雙重標準再也配不上「正義」的形象,纔是讓青年寒心的。

要講民進黨的「雙標」,真的是族繁不及備載。舉其大者,有關萊豬進口政策,「牛豬分離」是民進黨在野時期的堅持,當時蔡英文如何呼籲馬英九「硬起來」,呼籲「牛豬分離不能退讓」,網路上都還留有影片,結果現在呢?不是當年的蔡英文欺騙,就是現在的蔡英文說謊,年輕族羣要如何再信任民進黨?

同樣地,「把公投放出鳥籠」也是民進黨一貫的主張;從蔡同榮到林義雄,公投都是民進黨的神主牌。如今只因爲2018年被直接民意否定,民進黨就把公投關進更小的鐵籠,「電子連署系統」3年半還沒有建置完成。

民進黨的謊言一一被拆穿

「藻礁永存」也是民進黨與社運團體漸行漸遠的一個縮影。有些當年的社運人士進了民進黨政府當官,有些人繼續堅持理念,站到了民進黨的對立面。潘忠政、蘇偉碩、陳培哲都曾是與民進黨並肩作戰的戰友,如今只因爲批評政府,就成爲民進黨側翼抹黑抹紅的對象,年輕人看在眼裡,怎麼會不寒心?

最大的謊言,莫過於「臺灣獨立」。民進黨從黨外時代就開始主張臺獨,立黨後把臺獨放進黨綱,期能垂範後人。但民進黨長期以來高懸《臺獨黨綱》,卻敢說不敢做,1999年眼見有機會得到總統大位,就用《臺灣前途決議文》自圓其說。民進黨兩度執政都證明「臺獨做不到」,等於承認騙了臺灣人民35年。

爲什麼許多原本支持民進黨的年輕人,隨着自己生命增加厚度後改變了想法?原因很簡單,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會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年輕時堅持理想,願意衝撞;成家立業、爲人父母之後,會希望給孩子一個「和平安全」的家園;再等到孩子大一點,面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壓力,自然更爲務實。

政黨不能欺騙所有人於永久。過去民進黨利用年輕人的理想性取得政權,現在謊言一一被拆穿,僅管年輕族羣還是支持民進黨的較多,但破口已然成形,每一天,都會有人「覺醒」,感慨自己的被人利用。

這就像一句古早的廣告臺詞,「幻滅是成長的開始」,民進黨有再多的側翼,也只能騙人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