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微笑生活曲線」計劃 東南區「文學道」年底完工

臺中市政府推動「臺中市城南之心計劃」,20日舉行工程開工動土典禮,中央地方攜手合作,打造東南區「文學道」,預計今年底完工。(張妍溱攝)

臺中市政府在東南區畫出1道「微笑生活曲線」,將在地產業經濟、文化、休閒全面升級,打造東南區人文薈萃的「文學道」。(臺中市政府提供/張妍溱臺中傳真)

臺中市大智路打通接着拓寬武德街,翻轉後站生活圈,爲翻轉東區、南區舊城區,市府推動「臺中市城南之心計劃」,20日舉行工程開工動土典禮,中央地方攜手合作,第一期計劃共7500萬元,中央補助80%約6000萬元,低方自籌20%約1500萬元,施工範圍,包括國光國小周邊人行道、東峰國中周邊人行道、東峰公園(含228紀念碑)及大智排水、大智公園、立德東街園道;未來結合綠意、書香、寧靜、慢活,打造東南區「文學道」,預計今年底完工,創造觀光效益。

市長盧秀燕指出,爲延續綠空鐵道計劃,振興中、西區空間效益,提出「臺中市城南之心計劃」,向營建署爭取競爭型補助,感謝營建署看見市府的用心與市民的需求通過提案,挹注總經費8成預算,如今順利開工,預計今年底改善完成。

都發局說,「臺中市城南之心計劃」有3大亮點,1、「空間覺醒」將立德東街園道、勞工中心廣場圍牆打開,融合綠意,並打造無障礙的人本散步道;2、「自然覺醒」打造228親子草坪廣場,將現存的228廣場部分硬舖面改成柔軟生態的草皮,打造東南區的市民廣場草坪,讓小朋友們有更安全柔軟的活動空間。

3、「美學覺醒」改造東峰國中、國光國小校園周邊人行道,並結合興大園道系統,創造連續的綠蔭步道,串接舊城中區的政經都心與東、南區的城南生活圈,在東南區畫出一道「微笑生活曲線」,將在地產業經濟、文化、休閒全面升級,打造東南區人文薈萃的「文學道」。

都發局指出,總改造面積約6公頃綠地,包括,中興大學、興大附農、東峰國中、國光國小及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等文教用地,以人文薈萃的基礎打造城南「文學道」爲空間主題意念,結合周邊興大園道、立德東街園道、東峰公園,並將國光國小、東峰國中校園圍牆視野打開,創造「綠校園」及街角文學廣場,塑造與市民共享的環境教育場域,串連東峰公園、大智公園、立德東街園道打造生態休閒「綠軸帶」。

民進黨市議員邱素貞表示,東、南區有多條綠色廊道,其中沿着興大綠川旁的黑板樹廊道銜接阿勃勒廊道到228紀念公園、東峰公園,緊接着是東光園道至終點樂成宮,景色相當宜人。南區國光里長、市議員參選人陳雅惠說,感謝東峰國中、國光國小校方願意將圍牆打開,退縮2公尺的休閒綠帶讓校園變公園。民進黨市議員鄭功進建議,盼東南區綠園道具特色定位,以開放式植物園方式呈現,更增進城鄉風貌及創生環境。